木兰辞中,为什么军书十二卷,每一
2024/10/2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木兰辞》里写道:“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一些资料对其敷衍解释,说“十二”是虚数,指军册之多,其实不对。“十二”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当时的军书就只有十二卷,这是固定的用法。
那为什么“军书”会有十二卷之多,又为什么每卷“军书”都有花木兰他父亲的名字呢?是他们家的情况不一般,还是统计的人把他父亲的名字抄重了?
这得从“花木兰”故事发生的年代说起,有很多线索可以推断。
确定《木兰辞》故事的年代,是解惑的前提
北宋文学家郭茂倩在编纂《乐府诗集》的时候,收录了这一首《木兰辞》,并且将之归类为“横吹曲辞”中的“梁鼓角横吹曲”。
这部诗集把收录的乐府诗歌分为了十二大类,《木兰辞》所在的“横吹曲辞”是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多为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但前面为何又冠了一个南朝的“梁”字呢?
这说明,我们今天看到的《木兰辞》并不是最初的版本,而是经过了南方文风的润色,保留了诸多北方民间特色的同时,言辞更为整饬,韵脚更为悠朗,情节也更为细腻。很明显,《木兰辞》基本定版于南北文风交汇的时代,那只能是隋唐时期了。
而“花木兰”的故事在其他的野史杂谈中也有讲述,背景多是隋末唐初,可以算作一个旁证。比如四雪草堂本的《隋唐演义》中,就讲述了花木兰被擒后与窦线娘结拜,其妹妹花又兰嫁与罗成的故事。
诗里提到的黄河、黑山、胡骑等都是常见的战争配套用词,我更倾向于是虚指,并非是某一次战争的影射,要据此推断花木兰参与的具体是哪一场战争不免有些牵强。
但从花木兰的准备工作、军书的数目、以及其归来之后的表现等描写来看,这些细节反映了更多的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确定故事发生的年代呢?因为我们要验证,当时是不是有某些制度,确实能导致“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现象。
综合来看,花木兰的故事与当时“府兵制”的施行有关。
《木兰辞》故事的细节,符合“府兵制”特征
府兵制始创于北魏,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北魏分裂之后的西魏,其被废止是在唐玄宗时期。从《木兰辞》的诸多描述来看,此时的府兵制并非草创之时,而是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推定其故事在隋唐时期是比较有道理的。
因为战乱频仍,所以当时的各国很看重兵源的稳定,于是北魏在地方上主要施行镇兵制,军户是世袭的。他们地位极低,行动也受限,时间一长就引起了底层士卒的不满,纷纷逃走或者叛乱,镇兵制也就逐渐崩溃,取而代之的就是“府兵制”。
所谓“府兵制”,其实就是当地农户和军户的合一,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这既解决了兵源的稳定问题,戍守地方的军队也更熟悉本地环境,同样也使得军户的地位得到提高。
府兵不再世袭,而是一户或几户按照某些要求进行筛选、征募,比如“三丁抽一”、“独子不入府兵”等等。府兵的战马、军械皆自备,年龄也有要求,原则上需要在21岁到59岁之间,服役年限约40年。这些人于农闲时训练,战时其家免除租庸调等赋税、徭役。
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再来看《木兰辞》,就更好理解了。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并不是说他们家一定没有儿子,有可能是独子,也有可能是儿子还未成年。而其父之前就是在册的府兵,年龄当在57-59岁之间,这一次按照军帖的要求,理应被征召,这才有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先决条件。
而木兰的战马、军械皆自行采买,更是符合府兵制的要求。同样,木兰在归来之后恢复女儿装扮,她出门就能见到同行十二年的伙伴,更是说明了这些兵源都来自于同一地方,被统一编制,统一调配,这也是府兵制的特点。
府兵制下,军户都需造册管理,战时按册征召,所以到底能征召多少府兵,这是必须要清楚的事情。
于是,在战争频仍的地方,府兵名册一年一修,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三年一修,每一次都要记录名册上府兵的基本信息,并及时补充缺额,否则骤逢战事,能征召的士兵远少于在册府兵,那乐子可就大了。
所以,《木兰辞》当中所说的“军书”,指的就是每三年编订一次的府兵军册,而“十二卷”就是所有的名册了。因为一个人如果21岁被征入府兵,经过三年训练合格后,24岁会第一次被记入军册,而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军册上就是在第十二卷,时年57岁,等到下一次编订军册的时候,他就已经60岁了,超过了府兵要求的59岁年龄。
实际上,这个提法也并不是只有《木兰辞》中存在,岑参也写过“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可见,“军书十二卷”在当时应该是一个固定的提法,并非一些资料中所说的“虚指”。
顺便一提,如果是一年一修军册,军书就会超过十二卷。但之前也提到过,《木兰辞》是经过隋唐时期润色过的,以当时人的认知来看,“军书十二卷”就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必再去细究木兰故事里的府兵军册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