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小时候穿过的毛窝子吗
2022/11/19 来源:不详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11/4306092.html
天冷了,下雪了,走在雪地里,踩出了一个个清晰的脚印,看着这些脚印绵延到大路遥远的尽头,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穿过的毛窝子……
毛窝子是用芦花编制而成,芦花,又叫毛花,深秋时节的芦苇开的花儿由淡紫色变为灰白色,优雅的在北方中舞动着。此时,正是采收芦花的好季节,将毛绒绒的芦花齐头摘下,捆成一个个小把,编制毛窝子的原料算是备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制毛窝子是个繁琐的过程,首先要用木头砍制成两端较高中间凹下的鞋底,还要在鞋底周边钻上密密麻麻的小眼以将芦花编制的鞋帮固定到上面。这就要求编制毛窝子必须还要有一些木工技巧,因此,编制毛窝子的过程也称为“打毛窝子”。
毛窝子鞋底以柳木最好,尤其是柳树根更是耐磨耐水。柔软顺滑的芦花搓成条儿,一层层的用麻绳编织上去,到最上面收一个圆圆的口儿,粗旷中透露着些许精致,造型犹如一个毛绒绒的鸟窝,这就是毛窝子名称的由来。
新打的毛窝子有点磨脚,要穿上厚厚的棉袜,底下再垫上一层麦穰,穿在脚上极其暖和。尤其是下雪天,高高的鞋底可以保障鞋帮不会被雪水浸湿,因此,这一最原生态的雪地鞋曾经风靡苏鲁豫皖的农村地区,成为千家万户数九隆冬里抵御严寒的必备利器。
毛窝子虽然很保暖,可是套在脚上非常笨重,走起路来很不方便,于是就有了一款以稻草绳作为鞋底的毛窝子,穿上去轻快多了,但是不能防水,因此这款草绳底的毛窝子一般都是不太出门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专用,类似于现在的居家电视鞋。
每年初冬伊始,农村集市上就会自发形成一个专卖毛窝子的区域,各种款式各种尺码的毛窝子应有尽有,有灵巧的民间手艺人还会在毛窝子上画上红红绿绿的简单图案,看上去倒也琳琅满目。前来选购毛窝子的人们也是熙熙攘攘,场面相当繁荣。
有仔细的人家会把新买回家的毛窝子鞋口缝上一圈棉布,有的还会在毛窝子鞋面前端缝上一层,以保护毛窝子更加耐磨。爱惜着穿的话,一双毛窝子可以穿好几个冬天。
以前的冬天特别寒冷,雪雨过后的路面会结上厚厚的冰壳,穿着毛窝子走在路上,会发出响亮的哒哒声,而且毛窝子中间的凹槽经常被冰雪填满,这样就很容易滑倒崴脚,所以走起路来要非常小心翼翼。
冬日的清晨,我们穿着毛窝子笨拙的行走在上学的路上,传来一阵阵响亮的声音,课间休息的时候,有时会相互嬉闹追逐,整个校园里到处都是清脆的毛窝子跺地声,和欢声笑语融合在一起,温暖了整个童年……
时过境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毛窝子逐渐被皮棉鞋代替,到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而制作毛窝子的手艺也濒临失传。但小时候毛窝子曾经带给我们的温暖,和那清脆的走路声,依然在我们印象深处回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