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乡村记忆冬天里的毛窝子

2022/11/19 来源:不详

白癜风需要吃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0528/4181170.html

在丰县农村的池塘沟边经常见到芦苇,芦苇可以编席,那芦花用途更大,由于它绒多暖和,人们用它来编织鞋穿,叫毛窝子,底用草编成的叫草底毛窝子,用木头制成高底编成的叫木底毛窝子。

四十年前,生活条件不好,又没有暖气与空调,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滴水成冰时,人们穿上毛窝子既能走泥路,又能抵抗脚的寒冷,在当时毛窝子成了农户家的必备之物。

芦苇上的芦花是制作毛窝子的主要原料,采集芦花要选择好时间,在芦花初开时釆集最适当,采早了绒太短,也不暖和,采晚了,开绒了容易飞,也不好,所以做个暖和又耐穿的毛窝子就得适时采芦花。

采集芦花是关系毛窝子的质量好坏,暖和与否,粗芦苇上的大朵芦花毛绒长而厚,细棵芦苇上的次之。所以应选择大朵的芦花最好。

做木底毛窝子,木工老师傅就派上了用场,选择老柳树,最好是根,耐磨不开裂,还轻巧,先制成鞋底,还要用钻钻上洞,用来穿编织毛窝的绳子。

用苘丝撮成细绳,穿过鞋底上的洞,就可以编织了,编毛窝子可是技术活,会编织的人编出来有模有样,齐整漂亮,刚学编的人编出来就模样丑,像个窝窝。

我有一个近门表哥,是个哑巴,他就精通编织毛窝子,编的又快又好,每到过年时到俺庄上走亲戚,都要向他讨教如何编出好毛窝,他虽然不能说话,用实际操作去教,在“啊啊”声中,人们学会了不少编织技巧。

这种草底毛窝,是用稻草或茅草编成的底,再用芦花编成鞋帮制成的,最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子穿,主要特点是轻巧,走路不崴脚。

每当大雪纷飞时,毛窝子派上了用场,在雪地里穿上它容易沾雪,走路不小心好崴脚,所以步步小心。穿它走路,像小脚女人一样,小心翼翼,走一步一叭嗒,不能走快。

冬天,村中池塘里,孩子们会溜冰,穿木板毛窝子就不能去了,最易摔倒。

一双木底毛窝子能穿几年,心灵手巧的妇女把新毛窝子用棉布把里子护好,穿着不磨脚。有的还把前后头都护上,穿的时间更长。那时的人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省。

当时集市上卖毛窝子的有很多,能工巧匠们编织毛窝子也算是一个副业,也能贴补家用。

现在生活水平突飞猛进,毛棉鞋,皮棉鞋,各种各样的棉鞋应有尽有,这种毛窝子早已被淘汱,退出了历史舞台。

节过大雪,天气渐寒,又到该穿棉鞋的时候了,只要一穿棉鞋,就会想起当年的毛窝子,想起穿毛窝子时那些有趣的人和事。

当年穿毛窝子已成为一个年代的乡村记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