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技术和防病技术,你了解吗我来告诉

2023/5/14 来源:不详

原创

星星说三农,图片来源

网络视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大家好!欢迎来到星星说三农。大棚种植技术和防病技术,你了解吗?我来告诉你。现在乡村里提及大棚种植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大棚种植已经变得非常广泛,这种技术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非常高的经济效益。今天,我们就以黄瓜为例,讲讲大棚种植技术。同时,了解一下其中的种植要点。

一、大棚种植的现状

大棚种植与露天种植最大的区别是,大棚种植对技术、田间的管理等要求比较高。但是,我国众多的大棚黄瓜种植地域,种植户对种植的技术掌握并不熟练,田间管理更谈不上,大棚种植技术的优势很难发挥。大棚种植技术要耗费比较高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大棚的环境不仅适合黄瓜成长,同时也适宜病虫杂草的生长,因而大棚种植技术很难推广。

二、关于大棚黄瓜种植技术

(一)关于选种

对于大棚种植黄瓜,各地区因环境而异,地质条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样,对于选种,种植户就需要严格地按照当地土质的环境与具体的自然条件,选取适合环境,且适宜温室环境生长,耐高温、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生长周期快的品种。这种情况,种植户对黄瓜品种如果了解不充分,就应该问询当地的农科站或研究院。避免出现错误地引进新品种。如果只是为了高收益,就盲目相信引进新品种,最终可能不适合当地种植。要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所以,要因地适宜的引进新品种。

(二)关于晒种

农户选择好适宜自己的品种后,应该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发芽率。首先,将选好的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水温需要在50至60度之间,浸泡地时间大约5小时即可。其次,需要对种子消毒,可选用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一的多菌灵盐酸液浸泡种子,浸泡1小时后用清水清洗。浸泡后的种子再置于清水中浸泡4小时,这样避免种子携带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最后,就是晒种,为了避免种子的失水率太高,导致种胚和子叶变形,从而导致畸形苗,晒种环境应是25度左右的室内。

(三)关于苗床的准备

为了提高黄瓜出苗率以及考虑到苗株的粗壮度,为种子准备营养丰富的苗床是必不可少的。农户应该选择适合瓜果蔬菜类的生长土地。依据苗床的面积,混合播洒适当的有机肥,同时保障苗床的湿润度、温度等条件,这样可以提高黄瓜出苗率。

三、整理土地与幼苗移栽

幼苗移栽前,农户应当将大棚内的土地进行正确的翻整。首先,每亩地洒有机肥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75千克,钾肥30千克作底肥,这样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其次,翻整土地,将底肥翻入土壤,避免土壤肥力散失,确保土壤平整、土质细腻,便于移植幼苗,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幼苗在苗床中生长到二叶一心后,使用乙烯利处理幼苗,提高苗株雌花数量,增加黄瓜产量。幼苗生长到三叶一心后,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将幼苗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搬运到垄旁。将小苗种在大棚中央位置,大苗种在温室前部以及东西两侧,中苗种在两者的中央,保障苗株以后的整齐程度。苗株定植后,将幼苗按照规定株距,种植于田垄上。之后,逐沟进行浇水,塞土、围苗等,促进黄瓜苗新根地快速生长。

四、关于田间的管理

在定植后,农户应当严格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清晨温度确保稳定在30度左右。下午棚内的温度应当稳定在20到25度左右。上半夜的棚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6至17度,下半夜的棚内温度应当保持在11到13度。温度的调控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进行调节,这样可以提高大棚内氧气的含量。

黄瓜苗株生长到2至4叶后,可进行第一次中耕管理。5至6次便可,耕深深度在20到25厘米之间。这样可以促进黄瓜苗株深层根的形成,保障黄瓜高产和稳产。大棚内黄瓜苗株长到4到6叶时,再开始第二次中耕管理,耕深在10到15厘米即可。这样能促进瓜苗株中层根的形成。黄瓜苗株长到8至12叶,停止中耕,以确保黄瓜苗株深、中、表层根俱全。这样,可以提高黄瓜产量。

小编认为,只要通过逐步的摸索和学习,大家一定能掌握大棚的种植技术和防病技术,同时,也能改变之前粗犷的田间管理模式。使自己种植方式能向着绿色有机的方式发展。最后,祝愿每位农户朋友都能在年取得满意的收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