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的结硬寨,打呆仗具体是什么打法
2025/5/9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https://m.39.net/disease/a_c7vgbjm.html
笨人成功的典型,曾国潘算是其中最经典的了。
诸位不妨去翻翻史书,凡是评价曾国藩的,和评价李鸿章的,或者评价左宗棠的那些文字相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李鸿章和左宗棠是天纵之才,而中国还是个实实在在的笨人,完全是依靠后天的努力才取得了人生上的重大成功。而我之所以说他是个笨人,主要是从他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天国作战的过程中逐步确定的。湘军和太平军打仗的风格完全不同,曾国藩主张“结硬寨,打呆仗”,而太平天国更加倾向于运动战,那么曾国藩的这种战法主要有什么特点呢?他具体的实施过程是什么?
所谓的结硬寨,就是不管和谁打仗,不管在什么地方打仗,曾国潘一定会派人先去勘察城池的地形,选择好适合驻兵的营地,然后派遣湘军去挖壕沟,而且不是挖一道壕沟,一般要挖好几道壕沟,这些壕沟深一尺左右,主要是用来防敌方的步兵,挖出来壕沟的土也要堆放在距离壕沟比较远的地方,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敌人用土来填壕沟。另外一个,就是在壕沟边上扎花篱,最主要是用来防止敌人骑兵突进的,花篱不仅要高,而且一般都是两三层,要做得足够牢固。并且驻兵之地一般选在背山靠水之地,这样方便全军的水源供应,而且一旦遇到特别大的危险,全军可以安然撤退。
大家看到了吧,这种战法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所谓的坚守一城一池,或者说的更绝对一点,就是死守一城一池,以上所说的基本就达到了结硬寨的目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打呆仗了。所谓的打呆仗,其实就是把营地弄好的前提下,曾国藩利用手里的冷兵器,火枪以及少量的红衣大炮和敌人形成对峙状态,他们一般不主动出击,就是等着敌人来进攻。
一旦敌人对湘军发动进攻,湘军就依靠自己这个寨子,等敌人靠近了之后放上一排火枪,先撂倒几十个,然后敌人发现步兵冲不进去,骑兵也冲不进去,想撤退的时候,湘军在主动出击打你一下,这样一般来说,湘军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是太平军损失就大了,每次都要折几十个人。
一旦等到湘军的营寨结成了,湘军几乎可以不出营,生生的把敌人给耗死,毕竟湘军进可攻,退可守,曾国潘也很有耐心,根本不和太平军计较一战的得失,人家就是和你计较长久下来谁占便宜,最后生生把太平军后的斗志全无,一旦曾国潘发现太平军已经丧失了斗志,马上就会寻找机会全歼他们,或者马上就会逼迫他们投降,也正是靠着这样的办法,湘军才一步一步的把太平军的蚕食完毕。
所以我们纵观历史,尤其是湘军打太平军这一段儿,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湘军和太平军的战斗过程之中,几乎没有一场可以拿得出手的决定性大战役,或者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叫做决定性的大捷。
你比如说曹操打袁绍,就是靠决定性的官渡之战奠定自己的地位,孙刘联军打曹操,就是靠决定性的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但是湘军打太平军,你根本找不出来一场决定性战役,但最后湘军就是胜利了,他们靠的是什么?他们靠的是和太平军耗时间,和太平军耗精力,和太平军耗耐力,最后生生耗死了太平军。
所以呀,曹操有曹操的打法,湘军有湘军的打法,最终能取得胜利就行了,我们更要感谢有曾国藩这样一个人出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自己笨,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聪明人,那就学一学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胜利迟早有一天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