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棉花免打顶技术,你怎么看
2025/5/5 来源:不详这十几天在朋友的直播间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在问免打顶和人工打顶那个产量高的问题,我实在没办法回答。人工打顶有的农户水肥配合的不好,上三苔果枝空的也不少,产量也不高。药物打顶也有不少农户,不懂用药方法或药物选择不对也有三五苔果枝空了。但相比之下,在技术不到位时人工好于药物打顶。如果技术都能到位的情况下两者相差不大。药物免打省工省钱,在劳力紧张大环境下还是有优势的。
打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量,减少无效养分消耗,不能为了打顶而打顶,减产了。那就和这项工作的目的背道而驰了。现在还没有一种打顶药物是十全十美的,各种类型的打顶剂都有一点缺憾,现在给各位农户分析各类型的药剂的缺点,希望在使用免打顶药剂时注意。一是氟节胺类。氟节胺是一种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接触兼局部内吸的特点。氟节胺与植物生长点细胞的微管蛋白结合,使得动力分子马达无法运送微管蛋白,丧失聚合作用,控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速度,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使用时基本安全。在棉花较嫩时因减少用量,气温高于33-35℃过量使用会使幼嫩花蕾包叶张开,行成落蕾落花。顶部成铃率低。
二是烯效唑类(多效唑也归此类)。烯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因残留期长滴施后水压不匀的话,影响下年作物,现在大多不用在棉花免打顶药剂上了。
烯效唑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有控制营养生长,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矮化植株,促进侧芽生长和花芽形成,增进抗逆性的作用。其活性较多效唑高6-10倍,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仅为多效唑的1/10,因此对后茬作物影响小,可通过种子、根、芽、叶吸收,并在器官间相互运转,但叶吸收向外运转较少。向顶性明显。棉花水肥条件好的旺长地快,使用效果不错。但因当注意用量,一次用量过大,对棉花长势影响大,如果缺水缺肥地块使用,上花快,落花更快。花而不实易减产。
三是矮壮素类。矮壮素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小麦、水稻、棉花、烟草、玉米及西红柿等作物,抑制作物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能使植株变矮,杆茎变粗,叶色变绿,可使作物耐旱耐涝,防止作物徒长倒伏,抗盐碱,又能防止棉花落铃。
现在棉花上大多以免打顶剂在使用。一般不影响座花座铃,但如果剂量过大,木质化过快上三苔果枝因营养不良(木质化过快营养输送不到)而脱落。还有一个问题使用后铃壳易增厚,铃膨大有一定影响,单铃重低。四是缩节胺类。功效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安全性好,注意的是,用量不能过大,而且要适当增加施药次数,两次用药时间不要超过10-14天,以保证不会二次生长。
五是除草剂复配的一些别的东西归一类。这个类型的免打顶剂大多价格很便宜,如果使用,一般情况靠碰,把顶封住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产量影响也是碰运气。但大多数棉花产量不高,就是我上面说的为了打顶而打顶的部分农户。但药物打顶的技术很多人掌握的不好,减产严重,得不偿失。本来一个好的技术措施(省工省钱)被弄的不像样子了。还是那句话,先了解自己棉花,再了解免打顶药剂,后选择使用哪种药剂。减少因不懂免打顶药剂使用方法造成的减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团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