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褪去后,子弹短信该何去何从人人都是

2023/6/23 来源:不详

前言

温馨提示:前言较长,如果引起不适可以直接向下滑动,跨过“山和大海”,穿越“人山人海”直接进入正文。

这是第四篇产品分析了,前面写完之后,被各种diss。其中更是被两位重量级大佬直接和间接的diss。

第一位大佬在欣赏我写的文章同时表示我是不是工作很闲。怎么说呢,跟创业公司比的话确实可以称之为闲了。但是我写这个东西基本上都是在班车上、午休、平时下班后以及周末的时候,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第二位大佬是产品大神张小龙。我们3年2班组织部长转的张小龙老师在饭否的日记:要提防那些Blog写得好的产品经理,因为在Blog上花的时间越多,在产品上花的时间就越少。原来还以为有例外,现在看起来无一例外。

哎,扎心呐老铁。不过话说梁宁老师也是腾讯出来的,也写了好多blog,难道梁宁老师做产品也做的不好嘛?嘿嘿……

其实关于写作这个东西,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没写过什么东西,有些人会觉得只知道做,没什么沉淀;如果写的多了呢,又有人会说比较闲;如果说的多写的少呢,又有人会说只会耍嘴皮子。

我觉得吧,这个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要目标明确了,能够有所提升,那就是好的。

前面写了三篇子弹短信的分析,更多的是分析和猜测子弹短信的逻辑。最近子弹短信很安静,据老罗说正在酝酿一个大招,砸10亿去获取1亿用户,打通熟人关系链。我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来有什么杀手锏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到,去年开始走红的抖音,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强运营才达到现在的效果。

不过大家都知道老罗的营销功底不是盖的。这个在子弹的身上发生也未尝不可,毕竟在过去一个月里创造了7天用户万,融资1.5亿的记录。

不过我做为一个产品经理,还是站在产品的角度来分析下子弹短信,同时把自己当做一个子弹PM,看看可以如何通过产品策略来实现产品的发展。只分析不产出方案的产品狗都是流氓狗。

在此声明下,我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和热爱学习的产品经理。之前一直做财务工作,偶然的机会有幸得峥sir赏识转做产品经理,到现在做产品经理一年半的时间。我目前做的跟2C产品关联性较小,但一直对于2C方向感兴趣,所以找些比较典型的产品分析下,梳理和应用下产品思维。

分析的不好欢迎大家多拍砖和批评指正,不过希望大家在拍砖的同时能够也有条理的指出是哪方面不行,而不仅仅是吐槽。如果吐的有逻辑,吐的有条理,我会非常感谢的!

另外,建议阅读本文前可以先阅读下前面写过的三篇文章。主要是考虑有些同学可能对于一些概念,如用户体验要素等不太了解,由于前面的文章已经讲过,所以在此不会再展开描述。但这些概念如果不了解,可能会影响对于下面分析的理解。

好了,下面开始我的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子弹现状、子弹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子弹产品逻辑、设计子弹产品策略和总结五个方面来谈下子弹短信的发展。

一、子弹现状

七麦数据显示目前子弹短信的下载量日益下降,目前日均下载量已只有七千。

二、子弹面临的问题

2.1核心功能基础薄弱。

子弹一直突出的亮点是高效沟通。具体沟通如何高效已经在前面写过的文章中有提到,在此不再叙述。

但子弹短信提高效率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优化交互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用户体验来讲,交互与UI只是用户体验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站在用户能够感受、触碰到的层面去设计。基于交互层面优化做出来的东西,乍一看确实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比较致命的是,基于结构层建立的“核心功能”,底层(战略层)不够牢固,容易被抄袭,缺少核心竞争力。

而从用户体验要素战略层来看,子弹短信到底能为用户解决什么痛点,似乎是个难题。对于很多用户来讲,子弹所解决的问题只能称之为难受,而难受不能与痛点划等号。交互层面解决的问题往往不如战略层来的直接和彻底。比如当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