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卡少女樱24年,一代ldquo

2022/5/19 来源:不详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魔卡少女樱》不是女生的专属,而是一代“电视儿童”的集体记忆。希望下一个春天,再打开《魔卡少女樱》时,我能找回那个充满想象和勇气,不吝啬表达爱意的自己。文|北南编辑|王海燕1

我在家时,常用平板看动漫,但父亲严肃,每次瞧见,就恨铁不成钢:“几岁了,还在看动画片。”实际上,已经26的我不但每周乐呵追番,游戏周边也是一屋子,甚至还有一些心中私藏,每年搭配不同的季节,反复回味。比如春天樱花绽放时,我会打开《魔卡少女樱》,像是我对春天的欢迎式。

首播于年4月7日(没错,就是今天)的《魔卡少女樱》的剧情很简单,讲的是小樱机缘巧合打开魔法书,发动库洛牌吹散了它们,即将引发人间灾难,又在封印兽小可的帮助下,收服库洛牌的故事。剧集中的小樱自幼丧母,在父亲和哥哥的呵护下,从小就乐观开朗。也因此,和常规动画片中主人公的成长转折不同,从心性上来说,小樱身上,一开始就充满了一种叫“坚强”的强大。伴随着这种强大,她的战斗力也逐渐增长。

不过,即便坚强如小樱,她也有软肋,那就是对母亲的思念。剧集中的小樱,不仅日常生活中,每天会对着妈妈的照片说早安,在一些关键时刻,只要涉及到母亲,她都会因强烈的情感波动,比如怀念、悲伤、失控,而身陷险境。好在有身边人的提醒,小樱才一次次化险为夷,也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魔卡少女樱》剧照

从这里不难看出,情感是《魔卡少女樱》的刻画重点。实际上,这部剧集的主创团队,也就是日本动漫界富有盛名的全女性创作团队CLAMP,正是以情感丰沛、丝丝入扣的作品风格著称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在其作品《爱的艺术》中说: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CLAMP的创作,将爱放在了超越一切的位置,成为浪漫主义的极致表达。在她们的作品中,爱是平等的,无关性别、身份,可以战胜一切。

在这样的创作方针下,《魔卡少女樱》中,有许多时至今日依然“非主流”的爱恋关系:小樱的爸爸妈妈是师生,哥哥和同学雪兔是同性恋人(按照剧集设定,雪兔作为魔法使,应该是无性别,但考虑到作画和声优等呈现出的人物形象,观众普遍认为,雪兔是人类生理性别上的男性),好友知世对小樱,知世母亲对小樱母亲也是同性之爱,原有婚约的小狼和莓玲则是表兄妹。

抛开社会伦理中的对错判断,《魔卡少女樱》中,每个人都在为了心中所爱,努力成为更好的人。这些爱里,有勇敢迈步,也有放手成全。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完全自由流淌的“爱”太多了,以至于很多观众长大后重温《魔卡少女樱》时,才在弹幕上纷纷留言,说自己当年是“小聋瞎”,连官配小樱和小狼的cp都是到了大结局才看出来。

不过,关于爱,《魔卡少女樱》最令我动容的,不是小樱小狼最后修成正果,也不是雪兔对哥哥的表白,而是莓玲对小狼的放弃。当时莓玲从中国香港返回日本,不经意间听到了小狼唤“小樱”而非“木之本”,心中已了然。平日娇纵的她,背对着小狼跑出家门,去往并不熟悉的知世家痛哭。

“我明明应该讨厌木之本,但是我做不到,因为我也很喜欢她。”

“我明明应该讨厌小狼,但我做不到,因为我知道木之本是好人。”

“我好难过,我要把自己哭到死掉。”

看着莓玲在膝上嚎啕大哭,知世轻抚着她的头,缓缓安慰。那时的莓玲和剧中所有人一样,并不知道知世对于小樱,也有着超越友情的爱恋。自行转学第一天,就收到小樱送来的兔子橡皮后,知世就把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了小樱。此后,知世以亲密朋友的身份调侃小樱,祝福小樱,也暗自难受,并始终默默地守护她。

《魔卡少女樱》中,爱如此重要,以至于剧情最后的审判中,世界的灾难不是毁天灭地,不是死亡,而是所有和库洛牌相关的人都会忘记心中所爱:餐桌上妈妈的照片没有了,知世对小樱不再微笑,雪兔不见了。

对小樱来说,这个世界看起来很正常,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直到一个个人影亮起,歌声响起,对爱的强烈感受,让小樱诞生了新的力量。她奋力挣脱树藤的束缚,用温暖的风赢得了最后的审判。满天流星划过夜空,魔杖变为全新样貌,故事的新篇章开始了。

2

不过,不知道是以前年纪小,还是电视台引进时删除了“早恋”内容,我对剧情中这些“爱”的感知和思考是长大后才有的。

只是,能看懂“爱”时,“爱”却显得太过镜花水月。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我的成长生涯里,初高中时,被学校和家长的“不许早恋”政策压着,从未多想;到了大学,一心考研,也没心思谈恋爱;如今,研究生上了近三年,其中两年半是疫情,社交范围颇窄。

当然,这些也只是客观原因,还有一些微妙的原因让我看不清“爱”是什么样子。比如身边人总说“门当户对”,互联网上则有“好对象,好婚姻”的量化标准,在这些“乱花迷人眼”的条条框框中,我知道自己应该爱一个具体的人,但总是一边想着,一边又难以迈出第一步;我总在希冀漫际遇从天而降,实际却被深陷各种对亲密关系的焦虑与惶然。

也许正是这样的现实,才让我选择寄情更纯净的动漫世界吧。那个次元的爱情,不用考虑城乡差异、不用考虑工作户口、不用考虑房子车子。我承认这是一种逃避,逃避可耻但是有用。

说到这里,我有必要提一句,我其实是个男生。在很多人眼里,一个男生大谈“爱”,似乎不那么“男性气质”。但在《魔卡少女樱》的世界观中,生理或社会性别,并不会塑造和影响每个人对于“爱”的范式和感知。

小樱的父亲是大学教授,但很温柔,也做家务,和传统意义上的日本父亲形象相差甚远。小樱的官配恋人李小狼,倒是傲娇,又对感情不坦率,很符合人们对男性“爱你在心口难开”的认知。不过即便小狼,也是坚定支持和拥抱小樱的。在创作者那里,小樱的父亲和恋人,毋宁说是两种不同的男性,不如说是两种不同的性格。

而且,在我印象里,小时候我们看卡通世界,性别区隔也远不像现在这样泾渭分明。我记得,《魔卡少女樱》在金鹰卡通首播时,在全校的所有孩子那里,都掀起了一股风潮。校门口小卖部的盗版库洛牌销量火热,女孩们用它来算运势,男孩们则收集起来,比谁的牌更厉害。甚至,针对这些周边,不同的小圈子还有各自的玩法。小樱的贴纸也出现在全年级的作业本、课本、文具袋和大头贴相册上。因为剧集中小樱的红色轮滑鞋,小时候,我还缠着妈妈想穿轮滑鞋去上学。妈妈心宽,倒是同意了,不过考虑到学校没有换鞋的鞋柜,只能穿着轮滑鞋上楼梯,我自己最后放弃了。

一句话总结,《魔卡少女樱》不是女生的专属,而是一代“电视儿童”的集体记忆。

反倒是长大后,人们说起男孩子的童年,就是《龙珠》《光能使者》《数码宝贝》这些热血漫。但实际上,这些卡通和《魔卡少女樱》大同小异,都是教孩子们勇敢与责任的,如今却因主人公的性别,被局限成不同性别的“标准化”童年记忆,以至于看过少女漫的男生,往往会被看成不够“男生”,要另眼相看。

不过,我自己对沉迷《魔卡少女樱》这类少女漫倒是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感恩于那么多优秀的动漫曾伴我成长。如今成年,这些卡通虽已看过千万遍,但每一次重温,我都能想起若干年前,那个坐在电视机前,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大笑大哭的日子。

站在即将毕业的路口,我对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甚至充满害怕,或许在很长时间里,我都将没法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希望下一个春天,再打开《魔卡少女樱》时,我能找回那个充满想象和勇气,不吝啬表达爱意的自己。

排版:傲寒/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