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粪富豪徐文荣自掏腰包花百亿重建圆明

2025/6/26 来源:不详

我接下来的目标是重建圆明园

年,靠人工搭景暴富的徐文荣,宣布此生最后一个梦想——重建圆明园。

这个消息公布出来之后,外界没有一丝赞许和认同的声音,反而全部都在谴责徐文荣:这全部都是商业噱头,圆明园是国耻,根本不可替代,复制一个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听到外界这些声音,徐文荣不仅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反而无所谓的表示: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如今17年过去,徐文荣的圆明园有没有建成?为了圆明园,徐文荣花了多少钱?

吃苦耐劳的徐文荣

其实在靠着重建圆明园成名之前,徐文荣在影视界就是鼎鼎大名的存在。没错,他就是横店影视城的老板。

不过,在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之前,其实徐文荣的发家史并不怎么“光彩”。反而是吃了不少,别人不肯吃的苦,才走到了如今的地位。

徐文荣出生于浙江东阳,年出生的徐文荣,家境贫寒,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徐文荣还只是一个在农村地里刨食的农民。

因为听说暗纹山区种玉米缺肥料,心思活泛的徐文荣动了心。因为当时的徐文荣知道一种比尿素肥还要好的农家肥——马桶砂。

其实,马桶砂就是粪便在马桶上结的一层结晶,有着很不错的肥力。

为了能够赚到钱,徐文荣当即找到了公社,并且提出了以肥料换粮食的条件。为了提高土地产量,公社自然是答应了徐文荣的请求。

拿到介绍信之后,徐文荣辗转于北京上海等地,挨家挨户的收马桶砂。最后,一共收集了多斤的马桶砂,回到公社之后,不仅换回来斤玉米,还赚到了元。

在那个年代,一个月几十块钱工资的年代,元可是一笔巨款,当然也是能让人改变命运的资本。

可是徐文荣却不这么想,也没有这么做!

拿到粮食和钱之后,徐文荣把粮食和钱分给了村里吃不上饭的低保户,自己只留了家里应急的钱。

直到扛过了最艰苦的那几年,徐文荣才开始动别的心思。

艰苦的创业历程

年,40岁的徐文荣,经历了不少的事情,不仅做过农民,还做过小生意,生活也还算安稳,可是徐文荣却并不满足。

于是就在这一年接手了一家缫丝厂。一番考察之后,徐文荣发现,缫丝厂存在巨大的问题。所有的设备都是老掉牙的旧设备,而且厂子里资金紧缺,就在破产的边缘。

不过,徐文荣却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在徐文荣看来,缫丝在几年后肯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于是徐文荣一番考虑之后,还是盘下了这家破旧不堪的缫丝厂,决定带着大家大干一场。

在徐文荣的带领下,工人们一边搞生产,一边搞副业,比如种桑养蚕等等。为了扩大规模,徐文荣还大张旗鼓的招工人。

一切齐备只欠东风,因为徐文荣发现,工人们吃大锅饭习惯了,难免消极怠工,工作很不认真,大大的影响了工厂的运作和产量。

为了增加工人的积极性,徐文荣设置了一系列的新规定,直接把责任和利益跟工人的工资挂钩,并且找到技术人才,而且高价买回来一批新的机器。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徐文荣更是找到银行贷款。终于在徐文荣的带领下,名不见经传的横店镇,有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

在徐文荣的带领下,厂子里第一年就扭亏为盈,赚到了五六万块钱,再此之后,逐年递增,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看到了缫丝厂的发展前景,徐文荣信心大增,先后创办了,化纤厂,针织厂等等,大大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

在徐文荣的带领下,厂子越开越多,最多的时候,徐文荣手底下,管着上百家企业。有了钱之后,徐文荣又有了新的问题。

横店影城初见规模

随着徐文荣手里的钱越多,衣食住行也越发的精致奢华。很快徐文荣发现,自己的富裕是有限的,能花的钱是有限的。

虽然自己富裕了,可是有着很深感情的横店镇,改变却并不大,一旦这些厂子出现问题,这些老百姓,依旧可能失业陷入困境。

于是,徐文荣就在想,如何让整个镇上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富裕的日子?

一番考察之后,徐文荣发现一夜崛起的深圳就是最好的借鉴对象。深圳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一边发展经济创建工业区,一边发展自己的旅游业,让老百姓真正的富起来。

可是想要一比一模仿,却让徐文荣犯了难。

因为横店只是一个小镇,没山没水没有景,根本无法发展旅游业。可是,徐文荣并不愿意放弃。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徐文荣就在想,既然没有自然景观,那就自己创造出来。

说干就干的徐文荣,找到设计师一口气设计了五大景观,古代的园林,房子和庭院一一展现在众人眼前。

为了吸引游客,配套设施自然不能少。于是在这些景观之外,徐文荣还建造了文化村和度假村,就连宾馆床位等等,全部包含在内。

只不过,这些景观虽然精美,但是缺少一些时间的沉淀,因此,虽然宣传出去了,但是真正来旅游的人并不多,而且很多人来一次就不会再来。

新的发展契机

就在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个导演给徐文荣带来了新的商机。

当时香港名导谢晋正在筹拍一部电影,需要找到一些老广特色的建筑,进行实景拍摄。结果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

意外之下,得知浙江横店有人的人造景很成功,于是就联系了徐文荣。一番交谈之后,谢晋对于徐文荣的人造景很有兴趣,并且告诉对方,由于档期问题,只能给徐文荣三个月的时间。

徐文荣不愿意放弃这次合作的机会,为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徐文荣找了多个施工队同时施工,并且要求这些施工队日夜兼程,必须在三个月内完工。

最后,终于花了三个月时间,还原了堪称广州街头的人造广州街,里边不仅有十九世纪的官府,民宅,还有各种妓院,烟馆子等等的特色地标建筑。

最后,随着电影的爆红,徐文红的人造广州街,也成为游客打卡地。

而这一次的成功,也让影视行业的人,看到了新的灵感,不少摄制组来到横店拍戏。

这其中就有大导演陈凯歌。当时陈凯歌为了拍摄《荆轲刺秦王》,到处找拍摄场景,可是由于年代久远,秦宫成了大难题。

为此,陈凯歌找到了徐文荣,告知对方,自己需要一个秦王宫,并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这部电影是要到戛纳电影节参展的。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秦王宫建造失败,那就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为了达到陈凯歌导演想要的效果,徐文荣移平了五个山头,花费八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呈现了一个陈导满意的秦王宫。

在多方的努力下,《荆轲刺秦王》拿下了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在此之后,还有不少影视作品纷纷到横店取景,而横店也因此,转变成了横店影视城。

如今横店接待的游客,逼近2亿人次。在徐文荣的带领下,横店旅游文化行业,也步入正轨,实现了横店老百姓共同富裕的目的。

毕生执念

年,当时71岁的徐文荣老人,已经到了退休享受生活的年纪,可是徐文荣却不这么想,觉得自己内心还有一个愿望没能实现。

因为在徐文荣的带领下,广州街,香港街,乃至秦王宫和明清院落等等,全部被复刻了一遍。可是这些在徐文荣眼中全是小打小闹,因为他的梦想是复刻圆明园。

于是,徐文荣对外宣布:我都造了这么多景了,我心中最想要的还是圆明园,我决定重建圆明园。

此话一出,引起了外界震动。因为圆明园在国人眼中,就是国耻,时时刻刻提醒着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可是现在有个人却说,想要重建圆明园,难道不是拿着文化的借口,为自己的商业帝国造势吗?简直就是揭伤疤,没底线。

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徐文荣并不打算理会,反而直言: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为何,徐文荣把重建圆明园当做自己的毕生愿望呢?

其实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徐文荣造的景太多了,不少人就询问徐文荣,既然皇宫都能建,为何不能建设圆明园呢?

毕竟,很多明朝的影视剧,需要的不只是故宫,和王府,还需要圆明园。

另一方面,徐文荣觉得,自己这辈子赚到钱够多了,吃穿用度都达到了标准,自己的精神文明也应该跟上。

在徐文荣看来,圆明园遗址曾经是国耻,是无数国人的伤痛,可是现在的祖国不一样了,已经站起来了,如今自己建造圆明园,是要让世界看看中国如今的繁荣富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说得容易做着难,就是当时徐文荣的心态。

首先,如果按照一比一复刻圆明园,那么,想要拿到亩用地就是一大难题。为此,徐文荣到全国各地选址,最后在浙江一处找到了适合的地方。

可是,当时国家有规定,最多批准用地是亩,超过的根本不被批准。为此,徐文荣一次次拿着材料去申请,最终磨了两年时间,终于通过了审批!

随后大家发现,年拿到土地后,年才开始施工。这中间的思年时间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拿到土地之后,准备召集人马施工的徐文荣发现,自己根本拿不出图纸。因为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是一片废墟了,根本想象不出当年的景象。

为此,徐文荣邀请了建筑行业以及美术行业一百多位专家,组建圆明园复原团队,参考圆明园24景图,对圆明园遗址进行复原。

年,花费10年时间,花费多亿,徐文荣终于完成了重建圆明园的梦想,为了跟旧址区别开,徐文荣还特意取名——圆明新园。

为了尽善尽美,徐文荣多次到国外,拍卖圆明园里的文物,可是收获非常的少,为了能够尽可能还原圆明园,徐文荣还创办了一个横店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邀请专业人士,为文玩爱好者鉴宝。

靠着这个便利,最终,徐文荣收回了五万多件古董,也让圆明新园有了昔日的荣光,即便是现在,徐文荣依旧没放弃回收这些古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9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