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认清这四个人的脱轨人生,你就会

2023/11/10 来源:不详

#都挺好#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事实上,人生难免会辜负。

不过是主动辜负与被辜负之间的区别而已。

如果你能够认清这四个人的脱轨人生,就能真正明白:

人生难免被辜负,不过是你辜负我,我辜负你,免不了两难,更免不了时常说那句“对不起。”

向下堕落,向上攀爬

向下的堕落,总比向上的攀爬要来得更为容易。

在《都挺好》原著里,赵美兰是一个彻头彻尾遭到原生家庭辜负的人。

赵美兰受到的,是社会环境的欺骗与影响,整个未能开放中国下的思想禁锢。

她的亲人,她的丈夫,乃至自己一心付出的儿子,都在得到她的恩惠乃至牺牲后,一次次辜负她。

母亲拿她当作扶持儿子前程的工具,以骨肉亲情为血缘做捆绑,以她的婚姻幸福做抵押,换来的是一个近乎没有灵魂的延续家族血脉悲剧的“活死人,”几乎承载转圜了她的人生,让悲剧二次发生在自己的后代身上;丈夫以他的父权威压为器,禁锢她的灵魂与自由,选择以丈夫的权利来诋毁她,甚至因此在她死后都屡次遭受儿女的怀疑与恨意;

哪怕是她在付出一切会将自己的未来压在她一直所扶持的儿子身上,也难以得到自己如意的“理想国,”长子苏明哲远走他乡,子半生的心血落空无望,即便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小儿子苏明成身上,最终换来的,也一直都是他变本加厉的“变相”啃老,即便是曾经感动慰藉,但最终换来的,却是最后的感情也都被磨尽……

作为一个女人,赵美兰所承担的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的责任,可是发生在她身上的所有过往都无一不在证明一件事:

她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原比她职称上的责任要大。

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伏娃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作为女性,我很难不认同这一点。

因为,向下的堕落总比向上的攀爬要来得更为容易,可从来都没有人告诉过那些人这两个不同选项的结局:

向下堕落的结果是无尽深渊,而向上的攀爬则是丰硕果实。

在未知的情况轻易选择自己的命运,人选择向上攀爬是有尽头有结果的,很多时候,至少你吃过的苦不会白吃;可选择向下堕落,却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做了这个选择,迎面而来的会是深渊。

作为被社会大环境裹挟下的人,赵美兰曾经为自己的命运抗争过,但最终却向命运和家庭的现实妥协。

作为女性,她一直都在被“物化。”

赵美兰的命运不由得令我想到了那句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话:

原来女孩子长大了之后,真的是没有家的。

她的亲人,她的妻子,她的丈夫,几乎都没有给予她救赎的希望,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将她推入深渊。

最长的路也会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

但令人惋惜的是,赵美兰并没有得到属于她的救赎与光明,在黑暗苟隙前行了太久,她早已忘却了第二天清晨的光明有多么美好,她选择的,是一条最为痛苦却不得不选择的路。

赵美兰是一个基于当时社会大环境下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基础环境,社会,人情,她的生存方式,乃至在命运交叉口的许多选择,一直都在受这些影响。

只是不幸的是,她的家人,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全都辜负了她。

即便她选择了向上攀爬,最终却被迫选择了向下堕落。

努力生活与有情饮水饱,你只能选一个

基于现实,立足于生活的人,永远不会活得太差。

吴非是一个基于现实去生存的女人。

作为苏家的媳妇,作为苏明哲的妻子,作为小咪的母亲,吴非一直都没能真正摆脱掉在她身上的压力。

生活很苦,可她只能继续熬下去,因为她别无选择。

在大环境下吴非认识了苏明哲,两个人选择留在美国选择在这个地方安家选择为自己当初的举动负责任,却败给了生活,败给了苏明哲的愚孝,败给了对于现实的考量。

原著里,即便是最后,吴非与苏明哲之间的感情早就耗得一点儿都不剩了,即便是婚姻还在维持,所剩下的也不过是让孩子作为最后的基石罢了。

苏明哲作为他的丈夫,在母亲去世整个苏家脱轨后,从来没有因为现实的考虑而对自己的“老大”思想认真反思过,作为丈夫,他一直都在辜负自己,辜负他们这个小家庭的生活。

正如原著中吴非对于苏明哲的命令感到愤愤不平一样:

“我只是嫁到你们苏家,不是卖给你们苏家!如果我辞职顾佳,每天钻在家里不出去,久而久之目光狭隘,行动能力降低,人变得面目模糊不可爱,而你独立支撑家庭,苦累之余可能会积累怨气,一般是男人,为什么挑担的是你?我还是喜欢接近平等的相处。你应该也不好喜欢一个不独立的妻子吧?

这是吴非最不理解的问题——你所认识的人前后不一致的做法,大相径庭,但他偏偏还觉得这是正常的,两个人根本讲不到一个脑回路上去。

当初在一起对方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独立,但现在对方讨厌的,也正是自己的独立。

或许一切只有演员乔欣在一档综艺中所解释的奇怪现象能够说明问题了:

男人不喜欢那些贤良淑德温婉顾家的女人,却总是想着要把那些独立自强的女人娶到手然后禁锢在家里,让她们失去自我,不断地遭遇被打击,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社会现象。

而令人感到辛酸的是,中国社会直到今天还在持续这样的“奇怪现象,”而《都挺好》中的苏明哲便是其中的典型。

家中卖房,父亲养老,家庭矛盾调节他统统推给妻子,自己借口工作来逃避自己作为丈夫,作为儿子,作为大哥的责任,遇事永远只有一张嘴,吴非在自己的婆婆去世后不得不承担家中长媳的角色,按照中国传统家庭的走向,她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上打点公婆,下打点孩子,中间还要调和夫家兄弟姊妹的关系,为这个家庭尽心尽力,所占关系比甚大,为了生活尽快解决这些事情,吴非不得不在巨变之下快速进入角色,而苏明哲则借口工作是为了家庭回到自己的舒适区,逃离这些事情,作为丈夫,他实打实地辜负了吴非这位为她多番付出的妻子,作为父亲,他甚至不能为自己的小家做出保障,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一直都在逃避式地解决问题。

但所幸,吴非是个基于现实生活的人。

苏明哲辜负了她,但她没空搭理这回事,因为她忙着生活,至少她不能辜负生活。

作为妻子,作为儿媳,作为母亲,她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其余的她无能为力,也只能选择同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生活,为这个小家的生活买单。

她足够乐观豁达,做事情有盘算有规划,面对困难足够坚韧,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她非常明白一件事:

男人可以随时换,但生活却不能。

所以,最后的将就也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维持家庭,仅此而已。

共同的命运,一直都是我们所关心的

男子间的友谊,是建立在个人的观点与兴趣上,女子间的交往,则是由于她们处于共同命运。

朱丽是典型的小女人。

她曾经幸福过——至少在没有遭到苏明成喝醉酒后的发酒疯时,她至少是快乐。

朱丽遭到的,是苏明成的辜负。

她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没有苏明玉对命运疯狂的折磨与对抗,作为家中独女,有近乎溺爱般的宠;在前期作为是苏明成的妻子,她有丈夫的疼爱,有自己小公主的生活,近乎“小布尔乔亚”的精致,从来没有为金钱担忧过,更不会理解吴非对于生活的苦苦挣扎与斤斤计较的算计,至少作为天之骄女,她从来都不会真正理解“感同身受”这四个字。

直至苏明成隐藏过深的“劣根性”曝光在她面前,展露无疑的那一刻开始,她丧失了属于自己的骄傲,丧失了,开始为吴非的生活感同身受,开始意识到这其中的委屈,开始理解苏明玉前期对苏明成的疯狂报复,开始真正认识苏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奇葩家庭,开始为苏家这个大家庭中女性群体的共同命运感到叹惋。

又或者说,或许朱丽早有预感——在赵美兰的葬礼上,苏明成愤而打人的时候,她便对当时那个当众对人动粗的丈夫有所怀疑了。

直至“账本事件”爆发,二人开始还债,一切的问题都开始爆发,诸如苏大强的养老问题,买房问题,工作问题,乃至后来苏明成报复心起暴打苏明玉,为投资而动用家庭资金……朱丽终于忍无可忍,对苏明成直指他身上的问题:

“你呢,就是因为你妈在你小时候把你保护得太好了,让你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就是一个典型的妈宝男,所以你做任何事情,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出了事情永远推卸责任,不找自己的问题,你已经是一个三十多的一个男人了,你该断奶了!”

而失望攒够了,她也就选择了离开。

作为妻子,她不是不愿意选择共患难的,只是对方作为一个长不大的“巨婴,”作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她无法与之正常沟通,对方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无法有一个成年人的考量,这才是令她最忍无可忍的。

养一个幼齿的孩子尚且有出头之日,可养一个巨婴?开什么玩笑?

朱丽与赵美兰与吴非最不一样的地方,莫过于在面对问题时,她的选择足够决绝,足够清醒。

既然她做出了努力,而对方不愿意改变,她便只能选择抽身离开,在一个不可救药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她永远做不到。

为什么朱丽会渐渐理解苏明玉后来的举动?正是因为她感同身受了她的处境,为她们所处的共同命运感到悲叹,才有此一举。

因为,任何女人在面对自己的共同命运时,在潜意识中是有预感的。

既然对方辜负了她,她也就选择抽身而去。

生活总该迎着光亮,云开终会见月明

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得到有一条正途。

对于一些人而言,所谓的家庭组成,不过是一场以亲情,以利益,以血缘为牵扯的骗局。

“原生家庭”对于他们而言,一直都是不可触碰的伤口。

苏明玉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主角,她一直都在被辜负的路上。

她被自己的母亲辜负,少时便遭受她的厌弃,遭受诸多不公的待遇,即便多次抗争最终得到的也只是无数次的冷眼相待;她被自己的父亲辜负,苏大强总是选择她在家中遭遇不公时逃避,可最终承担他养老的居然还是他一点儿都不肯付出的女儿;

她被自己的哥哥辜负,一个对她说着“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一个则说着“你不就是有两个臭钱吗,”年少时遭遇的不公没有人在意,哪怕是她在背后为这样的“家人”做了许多,却依然没有人真正在意她的感受;她被自己的爱人辜负,对方总是喜欢不了解事实就开始将事情弄得一团糟,每次所做的,总是令她失望,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事实总是在向她证明,人生难免会辜负,不是旁人辜负自己,便是自己辜负旁人。

作为被伤害的那个人,她也曾想过要报复回去,想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典故,只是,她终究是个心软的人。

因为,心怀善良温暖的人,即便在这条路上迷惘过,彷徨过,也终究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的路。

往下走,是一条,往上走,也是一条。

但她终究不想辜负自己。

ToYou:

或许你也曾被辜负过,但不管怎样,都请努力生活下去,别人会辜负你,但生活却不会。

因为,生活总该迎着光亮,云开终会见月明。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一个欢脱热爱阅读的女汉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目前文笔浅薄,尚在磨砺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