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之魁十大名花之首为什么是开百花之先
2023/11/1 来源:不详有关梅花,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曾写过一首五言绝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意思就是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传来了阵阵的香气。
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首,有花中之魁的称誉。梅花和兰花、竹子、菊花并列为四君子。和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以其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寒冷的冬天,梅花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原产于我国南方,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鲜花可用来提取香精,花、叶、根、种仁可入药。果实可食,或熏制乌梅入药,有止咳止泻止渴之效。
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据:《书经》记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记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南风》《秦风·终南》《陈风·墓门》等古书中都有提到梅。至少在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称为家梅了。
而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是开始于汉朝初年。据《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梅可分为花梅和果梅。花梅主要是观赏。果梅则是用作加工或药用。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梅花可谓是情有独钟。观赏梅花被看做是一件风雅之事。当然也有不少文人留下了有关梅花的千古佳句。比如:有诗虎之称的唐朝诗人罗邺就曾写下了:“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再如,有诗佛之称的唐朝诗人王维写下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李商隐亦曾写下《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写下了《横吹曲辞·梅花落》:“梅岭花初开,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梅,独天下而春,是被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是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着祥和利益。成熟为贞,代表着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
梅开五瓣,象征着五福,也就是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唐朝到五代时期,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咏梅的作品大量出现。宋元时期,梅花的文化进入了兴盛时期。文化上有梅诗、梅文、梅书、梅花的纷纷问世,这时期梅花作品之多是历朝历代最多的,也因此梅花在此时期奠定了白花独尊、群芳之首的地位。在《全宋词》中,咏梅词就有多首。《全宋诗》中,以梅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则有多首。
明清两代人梅花文化的发展期,咏梅之风有增无减。比如杨慎、高启、唐寅、徐渭、刘基等诸多文学名家。
大家喜欢梅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