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老话说的遗
2023/6/6 来源:不详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3394195.html
导语:“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宁做土鸡首,不做状牛后”,是什么意思呢?
古人留下的俗语农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只能笼统的来看,不能太较真,毕竟,现在的文化背景和人文观念都不同了,在去套用反而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
“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这里的二度花指的是离过婚的女人,而“遗下人”指的是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女人,也被称为“遗孀”,在农村里也叫“寡妇”。不过,拿到现在,也可以说是“大龄剩女”。
有朋友可能会问,古代人都是很保守的,怎么还有那么多离婚的人。其实,在古代妇女的地位是很低的,不仅要讲究三从四德,还要相夫孝子,并且,还要遵守“七出”的规定。什么是“七出”呢?这个七出就是古代男人休妻的七个理由,分别是:无子、浮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以上这七个规定,只要违反一个,丈夫就可以把妻子休掉了,成了“二度花”,也就我们现在说的离过婚的人。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宁可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也不愿娶丧偶和大龄剩女做老婆。当然,我们现在来看是没什么道理的,但是在古代那种文化和风俗的背景下,他们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认为,一个女人如果年龄很大了还没有结婚,要不就是身体上有什么问题或者性格上有一定的缺陷。并且,古人还认为丧偶的女人多是命硬克夫。所以,古人不愿意取这样的女人做老婆。
我们现在来看,这种理解绝对是有问题的,如果按古人的理解,现在“大龄剩男”更多,是不是也是因为身体有问题或者是性格有缺陷,难道就没有“缺钱”和家庭条件的原因吗?
其实,这句话的经典在下半句,“宁做土鸡首,不做状牛后”。
这句话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是,宁愿去做“鸡头”,也不愿意去做“牛尾巴”。我们知道鸡相对牛来说,在古代的地位是不一样的,鸡是非常弱小,而牛不一样,不仅本身高大,还能帮农民耕地。特别是在古代,是农耕社会,平时耕地出力都是要用牛的,所以,牛的地位要高一些。
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很多人宁愿去做弱小群体中最强的那个人,也不愿意去优秀圈子里做最差的那个人。但是,这句话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人文环境了,反而圈子越优秀机会越多。
古人的俗语也是有地域性的,这个地区这个说法,到了下一个地区又变成别的说法了。就拿“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来说,还有一个俗语和这个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老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是不是和上一句有一些矛盾。
什么是生妻呢?
古人说的生妻指的是离了婚的女人,意思是说,宁愿娶寡妇也不愿娶离婚的女人。你看,是不是和上一句正好相反,那么他们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简单说一下!
其实,古人说的“生妻”中的妻谐音是“七”,就是我们文章前部说的“七出”,是指违反了这七个规定中一种,被丈夫休妻了,所以叫生妻,也可以说成是前妻,按我们现在理解就是小两口离婚了。但是,在古代人的观念里,更在乎的是女方的人品,违反了“七出”的规定,就会被认为人品有问题。
在古代小两口一旦离婚,就很难再复合了,老话不是说“安静难重圆”吗?离婚后,如果再重新生活在一起,难免也会有隔阂。所以,古代男人一旦离婚后就愿再去迎取前妻了。
古人是非常看重人品这块的,所以一般被夫家休掉的女子通常会被认为人品有问题。所以,在古代宁愿去取寡妇也不愿意去取人品有问题的女子。
其实,我们现在来看,这些俗语只不过是封建社会,男权社会下的一个产物。和我们现在的婚恋关系显然是不合拍的,必然会被淘汰。
对于,以上两句俗语您怎么看,期待您的评论!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