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吧教您一招,茄子高产又好吃
2023/3/20 来源:不详茄子是一种常见蔬菜,且具有食疗效果,市场销量较大,但海南地区农户对茄子栽培技术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栽培及管理知识,导致茄子生长状态欠佳,病虫害发生较重,如枯萎病等多种病害均会对茄子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最终造成茄子品质差、产量低。
本文从前期准备工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茄子优质高产技术,为海南地区茄子种植户提供参考。
1前期准备工作
1.1苗床准备
宜选择地势略高的地块作苗床,畦高统一控制在30cm,畦宽80~cm,保持畦面平整。穴盘置于苗床上后,上部覆盖塑料薄膜。
1.2种子选择
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无极端低温天气,所选茄子品种应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要求具有耐湿热、抗病虫的基本特性。茄子种子有休眠期,播种前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打破休眠期,可使用0.02%赤霉素溶液浸泡8~12小时。
浸种和消毒处理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温汤浸种,将种子置入55℃的温水中浸种15分钟,后取出清洗,转入常温水浸泡8~10小时;二是磷酸三钠溶液浸种,先在清水中浸泡7~8小时,再转移至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约20分钟后取出并用清水清洗。
2栽培管理
2.1壮苗培育
播种后做好日常观察,掌握苗床情况,确定种子发芽破土数量,当70%种子发芽破土时便可撤去塑料薄膜。以竹片为基础材料搭建的小型拱棚,应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培育方法,低温时覆盖薄膜保温,温度较高时则通过加盖遮阳网的方式遮荫。
苗期肥水管理的操作要点较多,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播后至子叶微展阶段,关键在于确保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正常情况下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子叶微展至真叶露出,此时应合理浇水,土壤含水量应稳定在60%;真叶露出至成苗阶段,为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应遵循干湿交替的原则,在营养土表面略干时浇水,基本要求是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并且应施肥1~2次,以0.1%~0.3%的三元复合肥为好。
幼苗生长达到定植标准后,必须经过炼苗处理才可以定植,可按照如下方法炼苗。将预先搭建的遮盖物完全清理干净,适当松动育苗盘、暂停施肥等;保证合理的水分,若早、晚2个时段均不出现萎蔫现象,则无需浇水。
壮苗标准:真叶达5片,茄子植株高15cm,节间短,根系发达。提前整地作畦,施加适量基肥,如每㎡施三元复合肥30kg。根据双行种植要求合理控制畦宽,包沟宽度以cm较为合适;若单行种植,包沟宽度以cm为宜。畦土表面应具有较好的密实度,下部略虚。平整畦面后覆盖地膜,宜使地膜与畦面达到紧密贴合的状态。
2.2定植管理
为提高茄子产量,宜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选晴天定植,株距80cm为宜,每㎡定植株。定植前挖穴,并向穴中施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定植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护幼苗,以免根系受损。
2.3水肥管理
水肥对于茄子生长状态的影响较大,应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定植后应及时浇定根水,保证土壤湿润,且持续至花期。当茄子叶片数量持续增加,果实不断增多且逐步发育时,要充足供应水分与营养。此外,还应注意防涝,以免植株长时间浸水而凋亡。
从茄子的生长特性来看,其为一种多次采收的作物,因此除了做好前期施肥管理外,还需要保证后续追肥量以及合理的追肥频率。定植后,应通过中耕培土的方式施肥,每㎡施三元复合肥50kg,追肥后4~6天必须充分浇水。每采收1次,追施三元复合肥1次,每㎡追施量不少于40kg,以便其他果实的正常发育。中后期适当追肥,以茄子生长状况确定合适的追肥量以及追肥次数。必须确保茄子各生长发育期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否则会对果实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存在产量下降的风险,降低经济效益。
2.4整枝及摘叶
整枝、摘叶较为关键,其中自然开心整枝法较为合适。整枝、摘叶处理过程中,应保留每层分枝水平生长的2个对称枝条,摘除老叶和过密叶片,以改善茄子生长环境,保证植株及整个种植园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的同时还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对茄子生长影响较大,应加强日常预防管理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优先选择农业防治,辅以其他防治方法。
3.1主要虫害
①红蜘蛛
主要为害茄子植株叶、茎等部位,以吸食叶、茎汁液为害,随着为害时间的延长,病部会由原来的绿色逐步转变为白色,叶表面分布大量小斑点,严重时甚至出现整株死亡的现象。可使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2次。
②蓟马
主要为害茄子的嫩芽等新生部位,造成植株大量落花、落果。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2次。
③蚜虫
主要为害茄子叶背、幼果等部位,以吸食汁液为害,严重时造成植株矮化等现象。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④烟青虫
对茄子植株的为害主要表现在钻食果实等方面,可选用20%杀灭菊酯(氰戊菊酯)乳油~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2次,且以幼龄期的防治效果最佳。
3.2主要病害
①黄萎病
黄萎病好发于植株生长中后期,主要症状为叶片发黄,最初侧脉处有部分黄色斑驳,后续逐步向其他部位蔓延,出现叶脉发黄的现象且伴有楔形黄斑,严重时扩散至整叶,随后相继凋落,染病植株的果实相对较小。可通过灌根的方式防治,如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灌根2~3次为宜。
②青枯病
青枯病好发于开花坐果期,不同阶段的表现有所差异。发病初期顶端叶片萎蔫,后蔓延至下部叶片,若不及时防治,会导致茄子植株完全枯死。可通过灌根的方式防治,如30%噁霉灵水剂倍液,灌根3~4次为宜。
③疫病
疫病好发于植株的茎、果实等部位,最初叶尖处可见病斑,后逐步向叶片其他部位扩散,形成较明显的褐色条形病斑。可选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倍液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3次。
4适时合理采收
一般情况下,茄子种植50天后即可采收,采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伤害果实。
免责声明:图片、文章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不做商业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