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纹白兔捣药嫦娥宫

2023/1/31 来源:不详

影青玉兔折桂壶承摄影仓巴鹿人

兔子,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一直是可爱、活泼的,所以在传统的纺织品、刺绣、剪纸等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其身影。

甚至在很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兔子都曾担任过重要的角色,那么兔子纹又有怎样的演变历史呢?

影青玉兔折桂壶承摄影仓巴鹿人

兔纹的演变

在中国,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瑞兽。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兔子,在古代也是聪明和家族旺盛的代表,所以有了成语“狡兔三窟”、“动如脱兔”、“兔起鹘落”等。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玉质兔形饰,随着青铜器的兴起,商或西周初期,兔形纹饰逐渐成为青铜器纹饰之一。

冬青釉兔形香熏

兔子机灵敏捷、可爱温顺,为人所喜爱。古代传说玉兔居于月宫之中,人们将玉兔当作月亮的象征,为兔子的形象平添了一层浪漫色彩,玉兔也成为了许多兔纹的创作主题。

汉代画像石中出现了许多玉兔捣药纹饰,两只玉兔一左一右,各拿药杵,作轮流捣药的动作,造型有趣,构图对称,画风质朴。

辽·三彩刻划兔纹小碟

隋唐至宋代的玉兔,数量虽不多,但皆圆雕,兔呈伏卧状,足、耳贴于身,或微外露一点,腹部横穿一孔,或背腹竖穿一孔。

由于采用圆雕的表现手法,玉兔较商周时期的片雕更为写实,显出温顺可爱的一面,功能已超越了单纯的佩玉范畴。

商·青玉兔形片

唐代织锦上,兔纹常作为狩猎题材中的猎物出现。元代的兔纹样式更多,玉器上有立兔、奔兔等,织锦上较为常见的是以团窠形式作为主体纹样出现。

明代宫廷中有随着节气更换应季服饰的习俗,兔纹服饰就是中秋节宫眷穿着的服饰,并且在各色瓷器中出现大量兔纹瓷器。

明·青玉十二辰-兔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的兔纹从成化以后开始出现,至崇祯一朝亦有非常精细的兔纹产品,但至清康熙以后,景德镇瓷器上的兔纹装饰就很难看到了。

明清两代兔纹装饰经历了一个由繁至简,又由简复繁的过程,这与宫廷对“十二章纹饰”的使用管理有密切关系。

万历款青花开光花卉兔纹双耳杯

虽然瓷器使用上受限,但人们对于兔子的喜爱也开始转移到其他方面。兔子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形象,除了瓷器,人们还喜欢在荷包、衣服、书画方面展示兔子的可爱活泼。

近现代的玉兔泥塑,如天津、北京的兔儿爷,在吸收了古代兔纹的轮廓和色彩的同时,夸大了兔耳,更加拟人化,着实可爱。

御铭澄泥砚-仿宋玉兔朝元砚

兔子的神奇故事

在很多中国人的童年故事中,玉兔似乎永远是陪伴在嫦娥身边的一只白毛宠物,终日以捣药为主,至于捣的什么药,说法最多的便是长生不老药。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当时人们觉得“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明·陶成蟾宫玉兔图轴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一种是只在仙境存在的药物,一种是人间随处可见的食物,究竟天宫是仙境还是人间,看来在各人心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兔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有多重寓意,首先由于其本职工作的原因,因此玉兔在人们心中也有健康长寿的美意。

清泥兔爷

而兔子这种动物由于其本身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人们也喜欢用它来表达多子多福的祝愿;又因为嫦娥后羿的爱情故事,玉兔也能有爱情及时光流转的内涵。

而如今的玉兔折桂的纹样,在很多人看来,同“蟾宫折桂”一样,也是学子高中的寓意,贴合逻辑又极具生活气息,还带有季节性的浪漫色彩。

战国·兔纹牌饰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兔子纹的出现,不仅仅是一次从农田到庙堂的进阶,也是一种雅俗共赏文明的诞生。

从早期的简单朴拙到粗狂险逸,而后逐渐趋向工整端丽,兔子的不断进化,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鲜明标志。

唐·白釉兔系罐

从最初一个简单的兔形玉饰,到最后精美的瓷器纹饰,人们的技艺不断趋于成熟,但不变的是对于生活那份最简单、最淳朴的热爱。

辛丑年造款青花花卉兔纹盘

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只只兔子,但是它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精神内涵的挖掘,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

主编/仓巴鹿人

撰文/阿森

图源/故宫博物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