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租房现状从南山搬到福永,每次上班都
2024/8/9 来源:不详深圳年轻人有一个特点:但凡在深圳呆过一两年,就一定经历过搬家。
很少人可以一来就住得稳定。
一开始,大家都不敢签超过一年的合同,怕房子不好,住进去会后悔;后来,变成了房东不愿意和我们签超过半年的合同,怕以后不好加租。
于是,合同一到期,房东涨租,我们就搬了。
我们以为能找到更好的房子——更便宜、更舒适、配套更齐全。
而房东也一样,认为自己可以找到愿意给更多钱的租客。
到后来,房东很容易就找到了满意的租客,但我们却很难再找到更满意的房子——不断把租房条件放在天平上做取舍,无论怎么都得不到令人舒服的平衡。
天平首取当选价格,便宜的租房是所有打工者的向往。
次选,是舒适和配套。舒适可以靠自己后期打造,配套可以靠宅在家里装作无所谓,但又不能太差,委屈了自己。
所以最后被舍弃的,是地理位置,也可以说是通勤距离。
于是,在各方面条件都努力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住得离公司越来越远。
01
家住机场,南山上班
每次加完班,李伟都是最后一个在群里说“到家了”的人,并且很可能这句报平安无人回应。
毕竟夜深了,即便一路畅通无阻,但他也比同事们多花了四十分钟才到家,所以群里的人应该都睡了。
还记得当初看这个公寓的时候,管家一脸自豪地跟李伟介绍说:“十分钟到地铁站,二十分钟到车公庙,离市中心只有半个小时的距离,只要两千八一个月。”
李伟也算是个资深深漂、租房老手,自然不会完全听信。他跟管家说了一句考虑考虑,然后走出门外自己人肉算路程。
确实是十分钟到地铁站,骑共享单车那种;的确是20分钟到车公庙——空荡荡的地铁花了33分钟从福永开到车公庙。
他估算了一下,如果按一个正常上班族的速度,从家到公司,大概要花一个小时,可以接受。
于是李伟就租下了这个在福永的公寓。
令他没想到的是,和房租一起增加的是加班时间。经常加班的他晚上都要打车,每次打车看着计程表,那一个小时通勤时间,竟代表如此夸张的公里数。
李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不加班的话,绝对不答应晚上的聚会,因为那往往意味着要自己掏钱为这段距离买单。
要是换个二三线城市,这已经是跨城的距离。
在深圳,有太多太多年轻人像李伟这样,跨着城,每天在家和公司间往返。
他们也不是愿意如此,只不过是随着房租趋势去搬,不知不觉就离上班的地方,越来越远。
明明公寓还是那种公寓,价格还是那个价格。
02
“我的唯一要求,是地铁站附近。”
在深圳,以地铁站为中心,方圆两公里的房子最受租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