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子独步五代书坛,其韭花帖竟被

2023/2/10 来源:不详

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我们今天聊聊“杨风子”杨凝式。

“五代十国”时,国家四分五裂,连年战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在此期间,书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唯独算杨凝式了。

杨凝式(~)字景度,陕西华阴县人,唐相杨涉之子。唐昭宗时的进士、历梁、唐、晋、汉、周五朝之臣,官至太子太师,人称“杨少师”。《旧五代史》中谈他“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重。”

杨凝式学书从欧阳询、颜真卿入手,精妙真行草书、以草书为优。宋代的黄庭坚,米芾、李建中等名家都受到过他的影响。黄庭坚对他更为推崇,曾赞颂道:“俗书喜作兰亭面,欲换胎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却到乌丝栏。”米芾评其书曰:“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米芾他自视其高,书评前代名家,把唐代几位大家贬得一钱不值,却对杨少师刮目相待可见杨凝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了。

杨凝式独步五代书坛,然而他的墨迹传留下来的却极少,目前所能见到的仅仅只有三件。原来,当时政局多变,动乱不堪,横祸随时都有降临其身的危险,他为活命,就采取躲避现实的特有处理方法,举止狂怪,装病佯疯,遇事糊里糊涂,故人称“杨风子”。晚年住在洛阳,他平时不常在纸上写字,高兴时就提笔在洛阳的城墙上,寺院的壁间上或断垣残壁上龙飞凤舞,世人难于得到他的墨迹,题写在墙壁上的字,人们只能是可看不可得了。

他传留下来的著名行书《韭花帖》历尽沧桑、还有一段惊险奇趣的传说。

原来这件当时煊赫书坛的稀世之宝,自入各朝皇殿后,一直是帝王的御览之宝。时到清末,突然有人在民间发现亦有《韭花帖》传流,众人都认为是仿作无疑,不被重视未能引起世人的注意,不予奇居。这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闻传,得见此帖并以廉价购得。他慧眼识珠,断定此帖为杨少师的真迹无疑。此帖正是深居皇宫朝朝代代的真迹墨宝。后来经过多年的查证,终于知道此帖流落宫外的真相:原来清乾隆时,鉴书博士高士奇酷爱此帖,欲得之,竞冒杀头灭门之罪,以摹本偷换。日后便使《韭花帖》流入民间,被人冷落。

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