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小编默默关上了免密支付

2024/9/19 来源:不详

网上购物,轻轻一点“支付”就ok,连输入密码都省了。免密支付,你应该听说过,甚至已经在使用。

现在很多移动支付应用都有小额免密功能,开通这一功能后,一些小额交易无需密码就可以完成。

然而就在你以为移动支付又向便捷迈进了一步时,有不法分子已经利用免密支付的漏洞,将手伸向了你的手机钱包;也有支付平台利用漏洞,用户发现自己的钱莫名其妙就被扣走了……

什么是免密支付?

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就是小额支付无须密码和消费者签名即可完成。在国际上,小额免密免签已是成熟的支付方式,在国内移动支付领域也广泛普及,是银行卡默认开通的基础功能。

去年6月1日起,中国银联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业务的单笔限额上调至元。

今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闪付银行卡。据悉,银行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告知该功能,均是默认被开通了免密支付。

免密支付是默认开通项?莫名其妙就“被支付”了?作为消费者,我们该怎么保护好自己的电子钱包呢?

免密支付有啥陷阱?

先举个栗子——

去年,苹果AppStore爆出了大规模的“免密”盗刷事件,受害者多达余人,最多的一位用户被盗刷了1万多元。

这些用户都开通了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用以购买AppStore的产品与服务。盗刷者利用免密支付的漏洞,绕过密码、指纹等安全验证手段,大量购买了AppStore的产品与服务。

而在受害者中,很多人还将支付宝的“花呗”也做为了Appstore的支付方式之一,这使得有些受害者明明支付宝账户里没有一分钱,却因为“花呗”欠了数千元。

网友叶女士称,曾在趣店集团的“来分期”借款,还款后取消了此前签署的“来分期”在支付宝的自动代扣协议,也关闭了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功能,然而还是被支付宝自动扣款。

无独有偶,多位网友说,有疑似被盗用身份信息后,用来开通分期账号,莫名其妙就收到扣款信息,在支付宝平台被趣店自动扣款。

但其实,并不只是支付宝一个应用程序的免密支付会存在问题。

来自手机卫士的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围绕免密支付产生的纠纷和诈骗日趋高发,例如某些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等平台会在购买会员时先推出一个“1分钱体验一周”、“1元钱体验30天”等活动,然后同时为用户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自动续费”两大功能,如果用户开通了免密支付且没有留意到这个条款,那么就很有可能每月都会支付相应的费用。

除此之外,有电信诈骗分子将各种木马、钓鱼网站伪装成正常的购物链接,引诱用户点击。用户一旦点击了这些链接,诈骗分子便可以通过免密支付功能顺利转移走用户的账户余额。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细思极恐?

如果还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有没有开通免密支付功能,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支付宝为例——

第一步,打开支付宝,下方点击“我的”页面,右上角进入“设置”

第二步,点击“支付设置”

第三步,点击“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第四步,查看自己开通免密支付/自动扣款的项目,可分别选择关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