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除了良知,还应该有这四知琢磨

2024/1/20 来源:不详

青海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10729.html

常言道:“做人要用良知”,那么何为“良知”呢?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解释道:“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

其实,做人,除了良知,还应该有这“四知”,正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总结说:“为人之道四知,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知命,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曾国藩也说:“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可见,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福气的人,都是要从知天命开始的。

何为知天命呢?就是指一个人要心怀敬畏,知道什么事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做事不强求,但尽人事而听天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项羽第一次见到秦始皇的豪华车队时,大声感叹:“我可以取而代之!”此时的项羽也算是知天命,因为他知道天下老百姓苦秦久矣,秦王朝这么不得人心,一旦时局动乱,自己就有机会出人头地,复兴楚国。

后来,项羽败给了刘邦,乌江自刎前还说道:“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过错”,他临死还不知天命,反而将所有的失败归结于老天不公。熟不知,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失道寡助”,而这都是他自己亲手造成的。所以说,一个人不知天命是很危险的,很容易玩火自焚。反之,一个人,做到了“知命”,福报自然多多!

2、知礼,

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即不懂得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中国自古都是一个礼仪之邦,社会上处处存在着礼仪、礼节,而它正是约束我们的道德基础,以及人们行为的规范指导。

正如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一个人不知礼,分不清贵贱尊卑,言行举止不合乎情理,很容易给自己带来灾难。

比如说,三国谋士许攸自恃功高,多次无礼轻慢曹操,且不分场合,甚至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不出意外,许攸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还比如,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当初一起放牛的发小来找他,想谋个一官半职,但发小们口无遮拦,直呼朱元璋小名,戏说朱元璋年少时候的糗事。本以为这样可以拉近距离,没想到朱元璋翻脸不认人,以“大无礼”之罪处死了那些发小。所以说,一个人不懂礼数,说话不分场合,也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反之,一个人,做到了“知礼”,福报自然多多!

3、知言,

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即:一个人,不懂得辨别言语,就无法了解别人。

反之,你若能从他人的言谈举止中发现端倪,分辨出这个人的人格,则可以知人善任,或者是结交善友,成好事。

正如鬼谷子先生所说:“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如何,都或多或少地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所以“知言”才能识人和用人。

比如说,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而小人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即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其次,古人还总结了许多关于“知言”方面的口诀: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面誉者,背必非;轻诺者,信必寡(林逋《省心录》);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一个人,会知言,能识人,并正确结交朋友,则可给自己免去很多麻烦,自然好福气不请自来,福报自然多多!

4、知仁,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光有这“三知”还不够,还需要加上了“知仁”!

何为知仁?

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即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如此这般,才能众望所归,远近信之,人心归之。

一个人若知仁,则识大量大,不知则识小量小。气量小的人,难成事!

还拿项羽为例说明:攻占秦朝都城咸阳后,项羽得到了大量金银财宝,却都占为己有,封存在仓库里面,吝啬封赏手下有功将士。打了胜仗,将领们本应该加官进爵,项羽将大印拿在手里磨去了菱角,也舍不得给手底下的将领。项羽如此吝啬奖赏将领,自然不得人心,最后慢慢变成了孤家寡人,也注定要失败。

反观刘邦,毫不吝啬地赏赐手下将领,除了老婆不能给,其他的财宝、官爵都可以赏给有功之臣,最终达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也笑到最后。

用曾国藩的一句话总结“知仁”就是:“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大家都发达富贵了,你也会越来越好,而你的目的也在无形中达到了,这也便是最高艺术的“驭人术”。因此,一个人,做到了“知仁”,福报自然多多!

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孔子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也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再加上曾国藩完善发展的“知仁”,这便是一个真正有福之人应该做到了的“四知”。所以说,做人,除了良知,还应该有以上“四知”!朋友们,您觉得呢?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击标题下蓝字“琢磨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