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帮带娃月补贴4千,女儿女婿没反应,她
2023/1/12 来源:不详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老家的邻居刘阿姨54岁,退休后就被接到女儿家带娃,她每个月补贴生活费3千,自己想买件羽绒服的钱都没有,女儿女婿却没有反应,她用一个方法解决了难题。
刘阿姨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还曾教过我,她性格温和,对学生很有耐心,最让人敬佩的是,她引导我们读课外书,学校的课外阅读书很少,农村的家长又没有买课外读物的习惯,在家长看来,把教材读完就够了,看那么多闲书干什么。
为了增加大家的阅读量,刘阿姨自掏腰包买书,并且引导有书的同学互相借阅,她把下午的自习课变成了阅读课,成为大家吸收知识的快乐来源。
刘阿姨的独生女儿龚蕾跟我同班,学习成绩很好,大家很羡慕她有个好妈妈,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能给女儿好的照顾。
不出意外,女儿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也留在城市工作,为了支持女儿,刘阿姨在她结婚时,拿出全部的积蓄支持她买房,她并非钱多,而是不舍得女儿吃苦。
女儿读书多,做家务的能力一般,中午一般点外卖,下班也不买菜,大多直接在外面吃了再回家,虽然每个月工资有近万元,但能攒下来的钱很少,在刘阿姨心中,自己就一个女儿,积蓄早晚都会给她,与其以后给,还不如在她需要的时候给。
她以为,女儿结婚后会很快要孩子,但等了好几年,也没有动静,老伴儿抱怨她太溺爱女儿,让女儿变得不懂事,在农村,如果女人结婚后一直不要娃,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刘阿姨也私下问过女儿,女儿告诉她:“妈,现在还不是要孩子的时候,经常加班加点,哪有精力带娃呀?”
为了缓解女儿生活的压力,刘阿姨退休后就来到女儿家,她的意思是,女儿女婿工作忙,没时间做饭,她过来可以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这样女儿怀孕了,她也能在身边照顾。
她的到来,确实让女儿女婿惊喜,他们不需要操心一日三餐,刘阿姨会换着花样做饭,家里的地板被她用毛巾擦过,衣服也一早就洗干净,女儿怀孕时,她还自主去学了如何做月嫂,身为过来人,她有坐月子的经验,但考虑到要与时俱进,刘阿姨还是谦虚去学习了科学的方法。
在她的照顾下,女儿女婿习惯了当甩手掌柜,他们根本不知道菜价,也不去了解奶粉需要花多少钱,虽然女婿一直表态,家里的费用都由自己出,但他的工资卡在妻子身边,这件事刘阿姨也不好多问。
刘阿姨很为难,照顾孩子没问题,但渐渐囊中羞涩,让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她知道年轻人压力大,总不能为了一点生活费而闹矛盾吧。
她每个月也就3千多一点退休金,这笔钱在城市根本不够花,去一次菜场就要一百多,还要给孩子买奶粉和玩具,为了省钱,她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买衣服了,有次老伴儿身体不好,她回去照顾几天,老伴儿看她身上的旧衣服,忍不住提醒她:“你别太节约了,人生苦短,我们也要为自己考虑一下。”
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人生病后更懂得生活的意义。刘阿姨也意识到不能这样下去了,如果女儿不懂得孝顺,即便给得再多,对方也不会感恩,到最后,晚年吃苦的只会是自己。
如何不动声色提醒女儿呢?刘阿姨不愧爱读书,她想到了一个办法。
回到女儿家后,她悄悄把记账本拿出来,上面写了自己每天的支出,原来她都是放在自己床头柜里,现在就随意放在沙发上,女儿下班后在沙发坐下,随手就翻开看看,这才意识到菜价有多贵,她问母亲:“妈,一斤排骨都要30多?一条鱼要40多?也太贵了吧。”
母亲笑笑告诉她:“菜价会变动,涨价很正常,要想维持生活品质,生活费只能不断提高。”
女儿翻到前几页,看到一个月的生活费需要四千多,她不好意思问:“妈,你哪来那么多钱?记得你退休金也就3千呀。”
“把你爸的工资也拿出来用了。”刘阿姨说完,女儿不再说话了。
吃过晚饭,女儿女婿从房间出来,他们主动给母亲转了4千,并且告诉她:“以前不知道生活费需要这么多,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后生活费都由我们负责,你帮照顾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不能让你再拿钱,这笔钱不多了,也只够生活费,但我们也有房贷,如果菜价高,就少买点菜,我们也能吃粗茶淡饭。”
看到女儿女婿体谅自己,刘阿姨心里很高兴,她收下了那笔钱,并且依旧每天记账,这样女儿女婿就知道生活不容易,平时也会慢慢学会节约。
通过刘阿姨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年轻人没有反应不是不孝顺,而是不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多少,而作为老人,要想平衡生活该怎么办?分析下来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不要一味隐忍,有问题要说出来。有的老人很善良,他们崇尚付出精神,哪怕自己再苦,也不好意思把委屈说出来,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每个人的隐忍都有底线,一旦超过了底线,就很容易让自己情绪崩溃,反而更影响家庭关系。
2、沟通讲究方法,避免抱怨和诉苦。没有人愿意听抱怨,很多老人犯的错误是,一边付出一边诉苦,如祥林嫂般絮絮叨叨,时间长了,也让儿女产生逆反心理,你说什么对方都不爱听。
3、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要将自己的习惯加到别人身上。儿女喜欢玩手机,也喜欢熬夜,对于老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太健康,有的老人始终把儿女当孩子,总想改变对方,双方沟通不畅,经常一说就吵起来,结果是双方都很委屈,其实换一种态度,你没必要改变对方,只要管好自己就行,有时候,言传身教的效果更好。
4、避免无偿带娃,可以适当提出要求。网上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一个奶奶对着镜头说:“说我是保姆吧,没有一分钱工资,说我是家长吧,没有人听我的,说我是家人吧,还要听他们的安排。”
她把一个带娃老人的心声都说了出来,不管你是奶奶还是姥姥,帮儿女的想法都是真诚的,但不要让自己带着情绪,如果心里不痛快,就把问题直接说出来,有时候你很烦恼,年轻人也许根本不知道。
5、学会给自己放假,劳逸结合才能减少情绪。很多老人不懂得拒绝,其实拒绝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年轻人遇到不喜欢的工作可以拒绝,老年人如果感到身体太累,也可以提出回家休息几天,让年轻人自己照顾一下孩子,没有谁是谁的依靠,我们都要学会好好照顾自己。
6、劳逸结合,身体健康才是根本。老人在带娃的过程中,也要抽时间锻炼身体,有人以为做家务就是锻炼,这个想法不对,锻炼身体需要活动每一个肌肉,而做家务只会让某个部位酸痛,老人勤锻炼,身体健康才能让生活更轻松。
总结:
老人帮带孩子,其实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年轻人在得到照顾的同时,也要学会反哺,理解老人的付出,并且主动分担老人的压力,才能让感情更长久。
不管在儿子家还是女儿家,老人大多会拘谨,房子装修得再漂亮,也没有自己的老房子住得舒服,儿女下班后可以早点回家,没事跟父母多唠嗑,增强家庭的凝聚力,这样才能让父母感受到儿孙绕膝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