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罗翔老师推荐的书,后悔没有早点读
2023/1/1 来源:不详老师在《谢谢那些和我一起开读书会的年轻人》一文中写到:
“我很感谢这些愿意花时间和我一起来阅读经典的年轻人。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部分人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很少有人愿意捧起一本书去细细品读。尤其是那些经典的书籍。
但是,阅读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训练和挑战。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我们不断锤炼我们的思维,可以与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灵魂去对话。
经典的书籍就如我们所吃过的饭菜,我们很难记住每天吃了什么,但是这些食物供应给我们营养;我们也往往会忘记所读过的书籍,但这些书籍形成了我们的品味。越多的阅读,品味也就越来越高。你会为了极致的快乐而轻看卑下的乐趣。”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罗翔老师写的以及推荐的几本经典好书!
书名:《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书籍简介:
这本书被《人民日报》等一众官媒大号力荐,含金量非常高!罗翔老师在书中对近年热点案件、社.会问题深入解读,带我们理性思考,比如:
·“张玉环冤案”的制造者在时隔26年后,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吗?
·如果“韩国N号房事.件”发生在中.国,围观者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一个人见义勇为而踹伤猥亵者,他算犯罪吗?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si刑”应该废除吗?…
罗翔在这本书里,不止与我们谈法律,谈公平与正义,也谈自由与平等,谈人生的渺小与意义,谈人生的虚无,也分享了他所理解的读书有四种维度(境界):在书籍中逃避世界、营造世界、理解世界、超越世界。
书摘:
人zui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
道德判断更多的是一种自省,而非律他,不要严于律他,宽于律己。
拒绝读书当然是一种愚蠢,但是因为读书而滋生的骄傲与傲慢是一种更大的愚蠢。
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书名:《刑法学讲义》
作者:罗翔
书籍简介:
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津津有味”,读者直呼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全书通过分析真实刑法案件、张三的犯罪行为,激发读者用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看待生活,提高法律感知能力。最后,每一位读者都能带着法学思维回归到工作、生活中去。
书摘:
·道德本来就不教我们如何是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
·很多时候妥协不是牺牲原则,很多时候妥协是为了坚持原则而有所让步。
·法治的根本的前提是对人类内心幽暗势力的预设。
·“危害”是一种价值判断,不包括社会生活中允许的惯常危险行为。
·永远不要在自己看重的立场上附着不加边机的价值,要接受对立观点的合理性。
·每一个人都拥有学习的能力与权利,每一种学习从根本上都是对普遍真理的回应。
·所有的专业都具有大众性,都可以从不同方面满足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著
推荐理由: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不仅是他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哲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柏拉图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常备之书。
书摘:
·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好的部分控制。
·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女人,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男性。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
·不能让荣誉、财富、权力,也不能让诗歌诱使我们漫不经心地对待正义和一切美德。
·美德任人自取。每个将来有多少美德,全看他对它重视到什么程度。
·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书名:《》
作者:乔治·奥威尔
书籍简介: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在文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假想的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个体与群体的悲剧。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书摘:
·历史不是一面镜子,而是黑板上的记号,可以随时擦去,随时填补。
·有史以来,大概自从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我们不单单要打败敌人,我们要改造他们。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没有一种情感是纯粹的,因为一切都混合了恐惧及仇恨。
·做任何意味着想独处的事情,甚至一个人去散步这种事,总是略微具有危险性。
书名:《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哈珀·李
书籍简介:
这本书可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名著,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万册,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拿过奥斯卡大奖,是美国中小学必读书目之一。以一位小女孩的身份视角,“我”的名字叫做斯库特,我的哥哥叫做杰姆,而我的父亲是一名受人敬仰的律师叫做阿迪克斯,我们家还有一位黑人保姆叫做卡波妮。
书摘: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
我长大了要去当小丑,我对这世上的人除了大笑没什么可做的,干脆我就加入马戏团,笑他个痛快。
·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
·有时候,某个人手里的《圣经》比有些人——比如说你父亲——手里的威士忌酒瓶还要糟糕。
·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书名:《鼠疫》
作者:阿尔贝·加缪
书籍介绍:
故事从4月16日上午,走出诊所的贝尔纳·里厄大夫看到楼梯平台上有一只死老鼠说起……
起初他只是随便把老鼠踢飞,但第二天起,死老鼠多到遍布奥兰城的每一条街道。
死老鼠出现的第十三天,里厄医生的门房米歇尔老先生得了怪病,并在一天后断了气。
类似的病例和导致的si亡开始接二连三出现,居民因流言不安,但因没有公开信息宣布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座小城还是保持着相对平静的状态。
直到某天,里厄医生看到了省长递给他的官方电报:
封城之下的奥兰如同一座孤岛,人人自危。
书摘:
·过分重视高尚行为,结果反而会变成对罪恶间接而有力的褒扬。因为那样做会让人猜想,高尚行为如此可贵,只因它寥若晨星,所以狠心和冷漠才是人类行为更经常的动力。
·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如果缺乏理解,好心能造成和恶意同样大的危害。
·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这才是真正的不幸,习惯于绝望的处境比绝望的处境本身还要糟。
·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
这一期就先到这里结束啦,当然还有其它好多书籍,之后会陆续向大家介绍的~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不是向你下跪,而是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们的慷慨越是响亮动听,惹人注目,隐藏在其中的最丑恶的利己主义也就越多。”
.
《动物农场》-乔治·奥威尔
“没有一个是自由的。显而易见,动物的一生是痛苦的、备受奴役的一生。”
.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劳伦斯·里斯
“我们的文化在恶的可见性与可以获得的对付它的知识资源之间已经裂开了一道鸿沟。”
.
《这是不是个人》-普利莫·莱维
“你们知道集中营里的俚语‘永不’是怎么说的吗?我们得说‘明天早晨’。”
.
《论自由》-约翰·穆勒
“个人的自由必须制约在这样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
.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
“他们关心的事给观众留下印象,而不是给观众留下观点,而这正是电视擅长的。”
.
《瘟疫与人》-威廉·麦克尼尔
“战争和疫病的联系其实并不仅仅限于巧饰的修辞和经常伴随或尾随战争的瘟疫。”
.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
《袁氏当国》-唐德刚
“一个政客每好逞一时之快,而罔顾死后遗臭万年,是愚不可及也。”
.
《绝叫》-叶真中显
“一旦经济状况稳定,人就不会发现自己周遭的东西有多么扭曲,这是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