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龙图杯大奖收割机33张图盘一盘近

2023/1/6 来源:不详

你好,这里是BIMBOX。

龙图杯全国BIM大赛,可以说是国内建筑行业BIM技术领域参赛最多的大赛之一了,每年的获奖情况也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今天咱们尝试用数据分析帮你开一个上帝视角,看看过去八年时间里,哪些公司和高校获奖和最多,什么样的项目更容易拿奖,各大央企的排名怎么样。

我们对年到年,龙图杯公开的条获奖作品数据,以及家获奖企业的数据,做了统计和分析,一共呈现了33张分析图。

需要强调一下:目前国内不同领域的BIM大赛很多,尽管龙图杯的知名度比较高,但也只能代表特定领域的项目水平,咱们这次只做了龙图杯的数据分析,不能代表各家企业在BIM方面的总体水平,这个分析结果仅供你参考哈。

这次数据分析中,我们得到了老朋友胡林、戴路、张少南的大力协助,特此感谢!

下面咱们正式开始。

先看看过去八年总体的参赛作品数量和获奖数量。

年有个参赛作品递交,此后每年持续上升,到年有份作品提交,几乎是八年前的10倍。

获奖作品的数量,从年的96个,增加到年的个,数量差不多也是10倍的关系,从总体数据来看,参加龙图杯的热度还在持续上涨,不过有一个参赛组的是例外,咱们后边再说。

年至年,龙图杯一直都设置四个赛区,分别是设计组、施工组、综合组和高校组,年新增了「一带一路」组,因为无法和往年对比,这组数据并没有收录到本次的统计中,一共有14个奖项、23家获奖企业,我们会把它们放到整理出来的源文件里。

每个赛区都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从数量来看,基本上越高的奖项数量越少,每个奖项的数量也随着总体获奖数量逐年上升,年是一等奖96个,二等奖个,三等奖个,优秀奖个。

那参加龙图杯的「中奖率」有多高呢?咱们来看看获奖作品占总数的比例,还有获一等奖的比例。

年的获奖作品比例最低,为30.9%,年是41.7%,其余年份都维持在三成左右的获奖比例,既不算参与就有份,也不算特别低。

而一等奖的获奖比例,一直在3%到4%之间浮动,基本上只占所有获奖作品的十分之一,想拿到最高奖确实不太容易。

八年时间有将近个获奖作品积累下来,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不过我们在这几千分作品的名字里提取了关键词,做了词频分析,看看那些获奖作品的「亮点」有哪些共性。

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智慧、建造、建设、全过程、数字化、创新、装配式、机电、建筑、实践、正向、全生命周期等等,今后参赛,选方向、取名字的时候可以有个参考。

后面分析每个赛区的时候,咱们也会说说不同赛区的获奖关键词。

总体情况差不多是这样,接下来咱们就分别看看四个参赛组的获奖情况。

设计组

先来看看设计组的获奖数量情况,全部获奖作品数量从年的17个,稳步上升到年的70个,到年突然破百,此后三年一直是百强左右的数量。

而一等奖作品一直是比较缓慢的稳步上升,从最初的2名到今年的12名,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我们把这八年的所有参赛作品做了分类,看哪种项目获奖最多,从结果上来看,路桥隧、大型商业综合体、教育和学校、住宅、商业建筑、大型园区和基地排在前面,获奖数都超过了30次,而古建筑、火车站,还有非项目的纯技术研究,排在了最后几名。

获奖不算太难,拿下一等奖还是很难的,咱们再单独看看一等奖的数量,路桥隧还是稳居第一,水利、水电、水运项目排在其次,第三类是体育场馆,八年时间里都超过三次夺冠,公共建筑和文化建筑在设计组获一等奖不多,这倒是有点意外。

再来看看获奖作品名的词频分析,设计组获奖名单里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从高到低包括:正向、协同、实践、创新、全过程、数字化、智慧、装配式,比较有意思的是,曾经和「数字化」经常并列谈到的「信息化」,排在了很靠后的位置。

设计组的获奖企业,没有出现非常集中的情况,排在第一名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一共获得24个奖,平均每年三个,紧随其后的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公司,拿奖最多的TOP20给你放在这儿参考一下。

说完设计组,咱们再说说其他三个组。

施工组

施工组是龙图杯参赛企业最多、也是获奖数量最多的赛区,值得好好盘一盘。

无论是全部奖项的数量,还是一等奖的数量,过去八年一直是直线上升,年获奖作品达到了个,一等奖作品也突破了60个。

把这些作品根据项目类型分分类,商业建筑类型获奖数量遥遥领先,有将近个,住宅类型也超过了次,紧随其后的是路桥隧、商业综合体、教育机构、医疗机构、轨道交通等,排在最后的是水利水电水运、港口码头和古建筑。

如果单看获得一等奖的项目类型,商业建筑还是排在第一,体育场馆和文化建筑这类有地标性质的项目虽然总获奖数不多,但获得一等奖的几率会更高,总数量排在第二的住宅项目在一等奖这儿只排到了第八位。

再看看获奖作品关键词分析,和设计组区别还是很大的,设计类获奖作品出现更多的「正向」、「协同」等词语在施工组排名不高,而智慧、创新、装配式、机电、全过程、精细化这些词都被更多的获奖作品所使用。

发现两组近义词:相比「智能」和「落地」,「智慧」和「创新」似乎更容易被获奖作品使用呢。

再来看看获奖单位,注意龙图杯是可以多个单位使用同一个作品联名报奖的,所以获奖企业总数会高于获奖作品总数。

中建旗下的八局、一局、三局、五局和二局,拿下了获奖数量最多的前五名,在获奖数量最多的前20名中,中建也是占了绝大多数。

这八年的龙图杯获奖企业里,有超过50%都集中在中字头企业,事实来看他们的获奖数量也是最多的。

我们不妨把中字头企业放在一边,单看非中字头企业的数据,可以看到上海宝冶、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北京城建、北京建工、深圳市住宅工程管理站都排在前面,至少在龙图杯所涵盖的领域,各地方还是北、上、深的企业成绩更好一些。

回到总体数据,我们把所有能合并的基础设施公司、项目部等等,都合并到二级单位这个级别,并且在同一个奖项下去掉重复数量,比如「中建一局集团公司」和「中建一局三公司」在同一个项目获奖,则只计入中建一局1次,来看看获奖数量排名。

中建一局到八局都位类前茅,其中八局远超其他公司排名第一,中铁、中铁建和中交旗下的公司也榜上有名。

单独看含金量更高的一等奖数量,中建八局、中建三局和中建一局也是位列前三,中铁建工和中铁四局也在前八名里。

最后,咱们再把所有二级单位都合并到一级集团来算算总数据,排出前五名,不出意外,中建集团旗下公司获奖数破千,是龙图杯施工组的大赢家,其余四名分别是中国中铁、中国五矿、中国铁建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

盘完了施工组的数据,咱们再来看看综合组的获奖数据。

综合组

和设计组、施工组不太一样,参加综合组的项目,要求BIM应用至少要涉及到设计、施工和运维中的两个阶段,对项目的实施周期和参与方的协作要求都比较高,也有不少跨领域企业联合参赛的情况。

综合组的获奖数量总体上高于设计组,低于施工组,年之后获奖作品超过了个,年有个,第一名的数量依然不多,没有超过每年20个。

从获奖项目的类型来看,商业建筑排名第一,路桥隧、园区和产业基地、住宅、医院、学校紧随其后,前几名的情况和施工组是比较接近的。

单看综合组一等奖的数量,除了依然靠前的商业建筑和住宅,机场和文化建筑也来到了比较靠前的位置,都有5次以上的一等奖记录。

通过获奖作品名的关键词分析也能看出一些区别,施工组排名第一的「智慧」,在综合组输给了「全过程」,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模式、运维、数字化等高频关键词也凸显了综合组的作品特点。

再分析一下获奖企业的数量,不做任何合并处理的情况下,虽然中建旗下的三局、八局、一局等分子公司排名靠前,但没有出现全部集中在中字头企业的情况,很多施工单位和设计院的获奖数量都排名在前20之内。

和施工组对比也可以看到,综合组中字头企业的获奖比例要低不少,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单独看非中字头企业的获奖数量,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区的企业位列前茅,数量级也没有差很多,即便是排名最高的北京城建、北建院和上海市政院,也只拿了9次奖,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分散的。

再回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