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识别这21种思维谬误,让你

2024/11/1 来源:不详

如果一个男人愿意给你花很多钱,却不愿意跟你结婚,另一个男人愿意跟你结婚,却不愿意给你花钱。你会选择哪个男人呢?

在某个问答平台,看到这样的提问,下面的回答还很火爆。有人选择有钱却不想结婚的,有人选择愿意结婚却没钱的。各说各有理,争执不下。

我想劝诫那些姐妹:等等,你已经在做选择了吗?不要啊,不要在垃圾堆里面找男人。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问这样的极端问题,以此来考验我们。但仔细想想,不对啊,难道你的生活里只有这样的两个男人吗?显然不是。

面对这种极端情况,我们要做的是,跳出这两种选择的框架,去选择其他更优质的男人,找寻更好的答案。

现实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得多:有不那么有钱,却愿意为你花钱,也真心想跟你组建家庭的男人;也有经济情况不错,愿意组建家庭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男人。我们应该在这些男人中间挑选人生伴侣。而不是吊在有钱没承诺、空有承诺没钱这两棵歪脖子树上。

说这么多,我是想告诉你,上面的情景设定,犯了虚假的两难境地谬误(falsedilemma),这个谬误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试图提供难以接受、难以企及或难以置信的选项,结论只能从这些选项中择取。

如果你不懂这种谬误,可能就会掉入提问的人设置的陷阱中,如果你具备批判性思维,则会让这些思维谬误无所遁形。

前段时间,读了《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坑,在悄无声息地等我们掉进去,比如上面的两难选择。如果学会批判性思维,保持头脑清醒,那么就能理智地绕开这些坑。

《批判性思维》是美国最畅销的大学教材,连续再版了12次,其作者是美国的布鲁克·诺埃尔·摩尔(BrookeNoelMoore),以及理查德·帕克(RichardParker)。

本书介绍了21种常见的思维谬误,以及两种推理方法,教我们通过正确推理,避开常见的思维谬误,绕开生活中那些坑。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例子也很生动有趣。虽然是大学教材,但并不枯燥,还信息量满满。

一、什么是批评性思维?

我们日常做的得心应手的思考或者行动,不是批判性思考。日常生活中,让我们形成看法、进行判断,作出决定,制定计划,形成结论,提出假说等等的行为,只是常见的思维,并不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批判的是前面的常见思维,让前面的思考过程和推理接受理性的考量。当我们在考量自己获得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最终的目的是,形成正确的结论,作出明确的决定。

关于批判性思维,我们无法给它下个笼统的定义,但我个人理解,它需要包含质疑和评估的成分,要掌握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逻辑分析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有权威机构曾经罗列了批评性思维的重要技能,其中包括:判断信息是否恰当、区分理性的断言和情感的断言、区别事实和观点、识别证据的不足、发现数据和信息与其来源之间的联系,精准地利用论据为论证辩护,等等,共计21个小技能。

在日常生活以及需要作出决定的时候,善于使用批判性思维,能够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二、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谬误,避免踩坑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坑,不够清醒、聪明的人,会比较容易掉进坑里。

这本书里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21种谬误,并进行理性的分解,让人识别到其荒谬之处。避免采坑。这21种谬误,我做成了思维导图,大家可以详细地了解下。

在这里,我想聊下生活中常见的谬误,比如:错误地诉诸权威,也称之为误认权威,它指的是试图通过提供非权威来源的意见,作为证据来支持论点。

这种谬误又有两种情况,第一,信息来源不是权威人士,第二,信息来源是权威人士,但是将某专业领域的专家,误当成另一个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权威。

前几天,歌手张杰到上海大学担任音乐教师的消息,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张杰虽然是歌手,有相当名气,但只有本科学历,能否胜任教大学老师的职位,很多网友表示怀疑。

网友的质疑也是有道理的,在歌唱领域,张杰是KOL,但在教育这个领域,他没啥资质。音乐老师这个职位,不仅要懂专业,还要符合教师的各项标准。比如:学历要求,懂教育心理学,综合素质高,等等。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在网上发声,这就导致信息来源参差不齐。有些事件的信息来源不明,但很多网友也会相信,以讹传讹,导致网络暴力。

如果我们懂点批判性思维,看到某种信息或者断言的时候,能够追根溯源,看看信源来自何处,自己去推断、论证,可能就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做到谨慎吃瓜。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我们都被如潮水般的信息淹没,哪些该相信,哪些不该相信?这些都要我们自己做出判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少交很多智商税。

受限于篇幅,其他的谬误就不展开论述了。

三、说服的艺术:道德、情感和逻辑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还揭示了我们被说服的机制。如果我们懂得说服的艺术,那么,在接受某个观念时,会思考,自己到底是被观点本身说服,还是被技巧性的东西说服?从而做出更理智的决定。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精通很多领域,他在逻辑学、修辞学上也颇有建树,他提出的说服理论,到现在都还有着广泛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说服理论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三种说服模式,分别是道德、情感和逻辑。

人们会被演说者的背景、名声、成就、专业技能等人物特征所说服,这种说服模式称为道德。

演说者者也可以通过与他的听众建立个人联系,并运用修辞技巧来博得听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进行说服,这种说服模式被称作情感。

除此外,演说者还能够通过信息和论证来说服听众,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逻辑。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在上面的三种说服模式中,逻辑是很难奏效的说服方法。比如,一对小情侣在吵架,男方如果想通过逻辑平息争论,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当然,也有冲动、不讲理的男生,也很难用逻辑说服。)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和情感这两种方式,反而更容易说服别人。我们看到牙膏广告中,经常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这就是通过身份、专业技能,来说服观众。这就是“道德”的说服方式。

而情感的说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看看热点事件下面的回答和评论,就知道:人们更容易被情绪感染,或者说鼓动。很多网红之所以翻车,也是因为做了些出格的事情,伤害了网友和粉丝的感情。

鉴别这三种说服模式,并不是在否定深谙说服艺术的演说家,或者作家,而是为了让自己更理性。在全民吃瓜的年代,在被汹涌的舆论携裹时,我们如果能够辨别自己究竟是被哪种说服方式打动,从“以情服人”的表达中剥离出“以理服人”的部分,然后重新审视,看其中的逻辑是否能够让人信服,我们会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有更理性的立场。

写在最后: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每天层出不穷的热点信息,将我们淹没,现在网络上的键盘侠也很多,躲在键盘后面大放厥词的人,很多并咩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过是在附和他人的观点。

如果不能保持冷静、克制,理智,很容易被舆论携裹着走,所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真的非常有必要,不仅能让我们保持理智,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在生活选择,以及个人生活中,也能够少走弯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新版批判性思维原书第十二版布鲁克诺埃尔摩尔著精选¥58.6¥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