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鲜王朝,是如何对待向化女真人的

2022/9/30 来源:不详

在明朝与朝鲜王朝对女真的政策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朝鲜王朝出现了身份不同于明朝女真的“向化”女真人。

“向化”女真人是指归附于朝鲜王朝的女真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在朝鲜王朝与女真之间关系中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与沟通作用,在与明朝和女真的交涉过程中,可以窥见朝鲜王朝对“向化”女真人的态度以及“向化”女真人的生活状况,对女真的历史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01关于“向化”女真人的定义

“向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寇恂传》中,“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在《清史稿·仁宗本纪》中,“辛丑,四川十二支岭夷向化,改土归流。”这说明“向化”一词最初就是用在少数民族融入到汉民族。

唐朝的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一文中,“陛下镜历代无益之端,修大君文德之教,遂得北狄深藏,五城晏闭,百蛮向化,四海无虞。”宋代的王禹偁《北狄来朝颂》:“遂使朔易之方,戎狄之众,有见机之义,生向化之心。”可见,“向化”一词是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臣服之意。

在朝鲜的典籍中,“向化”一词的解释最早见于《朝鲜孝宗实录》,孝宗二十六年(年)十月辛未记载:“所谓向化人者,古昔华人之漂到我地因为我民者也。入我地,作我民,不知几百年,而每称向化,水业者,农作者,并无身役。宜使其所居官考其帐籍,限其年代,在浦边者充水军,在陆地者定陆军,则可得数万精兵,而少有补于物故之代矣。”

“向化”这一词,是朝鲜王朝史料中对迁入到朝鲜半岛定居并融入到当地社会的人的称谓。

根据可考史料,本文划定的“向化”女真人,空间范围上是指居住在朝鲜半岛境内,在社会范围内是指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上融合或部分融合进入当地朝鲜民族生活的女真人,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以及研究范围。

与“向化”一词相似的表达还有“归化”,“投化”等,现将几个常用的表达做一下区分,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文“向化”的涵义。

所谓“归化”,按照《辞海》的解释,即“入籍”的旧称,是归顺、归附和同化的意思。

法律上是指某个人在出生国家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地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行为,一般是居住在国外的人,依据所居国家的法律规定取得新国籍。

在中国古代史中,最初使用“归化”的涵义是使用涵义类似的其他用语,确切出现“归化”一词的时间较晚。

在《中庸》里,“柔远人则四方归之”,“归之”的“归”意味着“归依”,这里“归化”是涵义指归依于教化(或德化、王化)。

在《后汉书·童恢传》中有“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这里关于“归化”的应用,“比县流人”所指的不是异民族人,因此可知,“归化”的涵义较为广泛,没有异民族的区别。

在《三国志·魏志》中亦出现过“归化”的用例。

即郑艾在议论是否乘着魏国平定蜀国的余波征伐吴国时道:“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吴人则畏威怀德望风而从之”这里明确应用了“归化”的含义,取归服于教化的涵义。

从上述史料中可见,“归化”一词多用在使用武力后而产生的结果,这种教化也多是使用武力之后的教化。

与之类似的用语还有“投化”,是投顺归化的意思,韩国史书中也写作“来投”、“来奔”等,是指移民定居朝鲜半岛后,成为韩民族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归义”、“归德”、“来服”、“来归”、“来朝”、“归朝”等等近似用语。

虽然这些用语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是在与“归化”、“投化”等用语中含有归服于“教化”,投顺归化的涵义相比,“向化”更多的是生产生活方面的依附,落后文化依附先进文化,且不仅仅是文化角度,更多的也是政治身份和经济交往方面的角度。

这也是本文为何使用“向化”这一词语进行展开讨论。

明确了“向化”的含义,也就明确了“向化”女真人的含义。

《朝鲜王朝实录》中有关于“向化”女真人定义的讨论,“礼曹启曰:向化金仁福事下问。大凡向化,其母虽皆我国人,若其父上来侍朝时,所产者,则谓之子支向化,若其在本土时所产者,又请侍朝,则待之以已身向化例也。且虽非有功,若自愿侍朝,则许之亦例也。传曰:凡向化居于本土,其父母皆胡虏,而或有边功;或请为向导,而愿得侍朝者,则可谓已身向化也。金仁福则其母及其父与祖母,皆我国人,虽在本土,而产长,乃我编氓,岂可谓已身向化乎?虽以古事见之,晋时,多使异类杂处中国,固非美事也。况此人,乃我编氓,岂可谓已身向化,而给奴婢乎?其招政府郞官,合坐时议启。”上述史料中记载的“向化”女真人的母亲为朝鲜王朝人,父亲虽为外邦人但是愿意留居朝鲜王朝或投靠于朝鲜王朝。

而本人成为“向化”女真人的情况是,或在边境立功,或自愿投奔朝鲜王朝。

由上述两种情况可知,“向化”女真人须满足两点,即居住在朝鲜王朝境内,且投靠于朝鲜王朝,成为朝鲜王朝编民。

02“向化”女真人定居朝鲜王朝

女真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肃慎,其名称自汉代以后各代均有变更。

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北魏、北齐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五代时靺鞨其中的一部黑水靺鞨改称为女真,后因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又称女直。

女真也是如今满族、赫哲族等民族的先祖,因此,学界普遍认为,不同地区、不同部分的女真人共同形成了女真。

在辽代,女真尚是一个由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组成的种族,其分布地区东至今黑龙江东部,南至今鸭绿江、图们江,西到今辽宁省,有曷苏馆女真,北过松花江。

金代以完颜部为核心,将女真各部落和部落联盟统一为一个民族,吸收了一些非女真的部落。如辽代的兀惹、铁骊等部落。

金代有大批女真人迁居中原地区、辽宁地区和西北地区,与汉族、蒙古族等族杂居,元灭金之后,这些女真人都融入汉族和蒙古族,成为了元代汉人八种之一。

元代女真人主要聚居于开元路(今吉林省北部)、南京路(今吉林省南部)、水达达路(今黑龙江省东北部)、恤品路(今黑龙江省西南部)、曷懒府路(今朝鲜半岛东北部)、奚关总管府等地。(女真)“各(部)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元代女真仍处在部落和部落联盟的时期,元代政府将投附于政府的女真人户编入屯田万户府,置于肇州、浦峪路、咸平府等地。

而金末蒲鲜万奴(-年)创建东真国,曾将十余万女真人,从今辽宁省迁往今吉林省及黑龙江省,这些留居在东北地区(今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女真人历经元代发展成为了明朝女真。

明朝时期的女真,主要分布在明朝东北的边境地区,分布范围很广,“女真,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

元代时期,斡朵里部女真居住于斡朵里城,元代设置斡朵怜万户对其进行管理。

元末明初之际,斡朵里部和兀良哈部多次遭到了兀狄哈部7的袭击,年“兀狄哈达乙麻赤到来玄城地面劫掠杀害”,斡朵里部首领崔也吾乃率领部众与兀狄哈部抗击,后为了保存实力,带领部众逃离奚关城,被迫转移迁徙到朝鲜王朝境内。

年,斡朵里部和兀良哈部迁居到阿木河流域,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凡察等祖居镜城阿木河,系是准请之地。以此凡察亲兄童猛哥帖木儿与伊父挥护生长本地,安生乐业。”可见,斡朵里部迁徙至朝鲜王朝境内,是朝鲜王朝准许其迁入的地区。

斡朵里部迁徙到朝鲜王朝德阿木河流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遭到了兀狄哈部的侵扰与袭击,猛哥帖木儿自己也说过:“当初我与兀狄哈相斗,挈家流移,到来本国(朝鲜王朝)。”斡朵里部在阿木河流域生活了二十年左右,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女真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又因此地与朝鲜王朝邻近,女真斡朵里部与朝鲜王朝之间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使得女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斡朵里部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迁徙到朝鲜王朝境内,然而并未因此完全阻隔兀狄哈和蒙古的侵扰。

在阿木河居住十年之后,兀狄哈再度袭击,斡朵里部不堪其扰,在之后的百余年里不断往来迁徙与明朝东北地区与朝鲜王朝北部地区。

在此期间,明朝对女真斡朵里部积极招抚,年,明朝授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

年,明朝析建州卫另置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成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建州左卫析为左右两卫,童仓掌左卫,凡察掌右卫,至此建州三卫正式形成。

年,建州三卫迁往浑河上游,居住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至此南迁结束。

女真南迁的过程中,仍有部分女真留居在朝鲜王朝境内,归附于朝鲜王朝,成为“向化”女真人。

《朝鲜王朝实录》中有记载:“投化野人愿居本国内地者,驰启京师,待回报处置,则来往日久,或致耕种失时。今后有愿居内地者,则卿等置定措置,择吉州以南膏腴土田,完具家舍,使之存接,仍计人口给以粮盐酱。初年耕种时,宜给人牛以助之,使之安业。”。

朝鲜王朝给与归附的“向化”女真人丰腴肥沃的土地,农耕时需要的耕牛,生活所需的粮食、盐酱等必需品,为“向化”女真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朝鲜王朝世宗时期,“端川以北之人,皆是女真遗种,向化已久,国家差役,无所不为,与本国旧民无异。”到了成宗时期,“向化”女真人多居住在图们江沿岸的咸镜道会宁地区,“六镇中会宁为最巨,居民栉比,向化野人亦多居之”而中宗时期,咸镜道富宁地区的“向化”女真人尤其多,“咸镜道青岩里(富宁地)向化野人多居之。”“向化”女真人的聚居在朝鲜王朝北部的咸镜道地区,且各代的流动性不强,基本集中在朝鲜王朝北部地区,这与朝鲜王朝对“向化”女真人采取的优待政策是有关的。

朝鲜王朝出于维护边境的考虑,更希望“向化”女真人留居在边境地区,不仅可以使其抵御外敌入侵的风险,也可以更好地开发边境地区。

《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咸吉道会宁府、平安道闾延府,境连野人,实我国之北门,寇贼往来之要冲,俱为重鎭。”朝鲜王朝十分重视边境地区,移民了众多本国国民,“徙高原、永兴、文川、宜川、安边民二百户于镜城,三百户于吉州。初徙吉州、镜城民于新设会宁、庆源,而吉州、镜城,亦边鄙之地,居民稀少,军额减缩,且多可耕闲地,故徙民实之,”用以完成“移民实边”,达到控制边境地区的的目的。

“向化”女真人的长期居住,是朝鲜王朝政府乐见其成的。

为了抵御外敌,女真人长期迁徙的疲乏;朝鲜王朝北部地区大量适宜居住的荒地待开发;再加上朝鲜王朝政策上的支持女真人的留居,“向化”女真人的形成可谓是客观条件下的必然。

定居在朝鲜王朝后,“向化”女真人用勤劳的双手和生活的智慧,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为自身发展带去了积极影响。

同时,“向化”女真人的重要首领,在不同时期下,明朝与朝鲜王朝之间、朝鲜王朝与各女真部落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纽带与调和的作用,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现象。

03朝鲜王朝对“向化”女真人的政策

朝鲜王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朝鲜王朝初期关于女真的诸多政策均是承自高丽王朝统治时期的政策。

朝鲜太祖李成桂(年-年在位统治)建立朝鲜王朝后,秉承高丽收复高句丽故土的意志,趁着彼时明朝无暇顾及东北地区,暗中谋划,对朝鲜王朝境内的女真进行招抚,极力向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扩展统治势力。

对待女真,朝鲜王朝既使用武力压制的手段,也使用授予官职、给与粮食等极尽怀柔的手段,原元代设置的合兰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南五里)等地区生活的部分女真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归附于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实录》中有记载,“上(朝鲜太祖李成桂)即位,量授万户千户之职,使李豆兰招安女眞,被发之俗,尽袭冠带,改禽兽之行,习礼义之敎,与国人相婚,服役纳赋,无异于编户。且耻役于酋长,皆愿为国民。”朝鲜王朝对女真的招抚政策是由来已久的,意图通过对女真的招抚来完成对女真的掌控,从而实现对朝鲜王朝北部地区的统治。

为了实现招抚女真的目的,朝鲜王朝实施了一系列对女真人的优待政策,“向化”女真人正是在这样的优待政策下归附于朝鲜王朝的。

《朝鲜王朝实录》中有记载:“向化人受本朝官职者,欲受科田,若考族派,则未知其根;不辨族类,则有违于法,何以处之?上曰:向化之人,受本朝之职,则自此而为类士矣。虽未知宗派,给田可也。”可见,被授予朝鲜王朝官职的“向化”女真人可以分得田地,不知宗派的人也会按例给与田地,准予耕种。

另外,朝鲜王朝会赐给“向化”女真人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衣靴等,“赐检校汉城尹崔也吾乃苎麻细布各一匹、靴笠各一事,以向化也。”也会赐给“向化”女真人居住的房屋,世宗“赐向化兀良哈童所罗家舍。”赐给“向化童干古里,依童所罗例,给家舍、娶妻。”对于失去亲人的“向化”女真人首领,朝鲜王朝会给与抚恤,赐给他们米豆等生活必需品,“童所老加茂,父没未几,母亦随死,诚可哀也。其赐赙米豆纸布盐藿等物,仍令其官,说与国家怜恤特赐之意。”“向化”子孙也有优待,“向化之子,亦得加阶无算。”“向化”女真人的后人有特殊的加阶。

“向化子孙,有同编民,依例军役。”,“向化”女真人的子孙与朝鲜王朝编民无异,“向化人,入军籍者,许免。”,若有入军籍的“向化”女真人子孙,可以依例减免一些赋税。

虽然对“向化”女真人的优待政策很多,但是针对“向化”时间并不长的“向化”女真人,朝鲜王朝也是有政策分别的,为了鼓励“向化”女真人长期留居朝鲜王朝境内,“自今向化野人告暇归家者,向化未久,居计艰难,则给铺马;向化稍久,居计暂实,则给草料粥饭;向化已久,居计已实,则以本国人例,待之可也。其侍卫久近贫富,分三等以启。”可见,“向化”的时间越久远,政策下的福利就越好,待遇也就越趋向于本国人。

关于田租赋税方面,“今后向化新来人田租限三年,徭役限十年蠲除。”这些政策导向,无疑是在鼓励“向化”女真人。

“向化”女真人久居朝鲜王朝,或为“向化”女真人子孙,或与本国人结过姻亲的女真人,都会被朝鲜王朝承认,并会记录在编。

前降传旨,庆源、宁北两处入居属连向化者,只抄其久远来居,与本国人民无异者。今有申诉者曰:或己身向化,或向化人子,与本国人婚嫁者,并令抄之。以此疑其不分久近,一切抄出。今之所抄,当身向化几户、向化子孙几户、向化年月久近及时抄向化之人,录其大槪以启。

关于“向化”子孙的授职,按其居住在京中或京外,久居或不久的不同,有不同的政策。

一般久居或居住在京中的“向化”子孙,都是按照本国人例,以其才能高低进行授职。

京外恒居向化人子孙等不计向化久近,虽元来人之子孙,并称向化子孙。本曹亦元系向化则不计亲疎,并试才,实为未便。今后自己向化及亲子则并令称为向化,其余人亲孙以下则投化已久,累世土着,世世称为向化,亦为未便,依本国人例施行。

其京中恒居己身向化之亲子则考其所持文契,依旧例试才授职;外方恒居向化内元来人之亲子则勿令京中试才,使各其道观察使都节制使,一依京中例试才,并录矢数资产贫富,移文本曹,亦依旧例除授。京外恒居亲孙以下疎远人,依本国人例,试才施行。

综上,朝鲜王朝对“向化”女真人的优待政策,是与朝鲜王朝对“向化”女真人的重视程度有关的,也是与朝鲜王朝的积极拉拢女真的政策有关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